作者文章归档:辜胜阻

全国人大常委、内法委副主任委员

辜胜阻:司法公正是社会公正的重大防线


司法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然而,2009年的多起舆情热点事件使司法公信力受到前所未有的考验。

公平正义涉及社会、政治、经济、文化、法律、伦理等诸多方面,包含着公平、公正、正义、平等概念和理念。社会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共同的向往和追求,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也是充分调动全社会的积极性和创造活力,实现经济又好又快发展的保证,更是社会公众的强烈愿望和殷切期待。在法治社会,司法被认为是救治社会冲突最终的方式,与广大公众的切身利益和基本权益密切相关,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一道必不可少的环节。司法公正是司法工作的价值取向,是社会公平正义对司法工作的根本要求。

当前,保障司法公正、提升司法...

Read more

辜胜阻:扩大民间投资必须破除垄断


近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研究部署进一步鼓励民间投资发展,引导民资进入交通电信能源等领域,鼓励民营企业通过参股、控股、资产收购等多种方式参与国有企业改制重组等措施,把促进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与垄断行业改革结合起来,再次吹响民资进入垄断行业的号角。对此,全国人大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长期研究民营经济的经济学家辜胜阻就民间资本进入垄断行业等相关问题接受了采访。

 

一、长期以来民间资本难以进入垄断行业,原因何在?

 

2005年,国务院公布了“非公经济36条”,提出“鼓励和引导民间资本”进入垄断行业,破除了民间资本进入垄断行业的政策障碍,但目前进入状况...

Read more

辜胜阻:中国特色“草根”民主需把握三层关系


中国的改革无论是政治上还是经济上都发端于农村。村民自治是我国民主政治体系的“神经末梢”,体现的是中国特色的“草根”民主。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是保障亿万农民民主权利的重要法律。对农民,不仅要保障他们的物质利益,而且要保障他们的民主权利。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已经施行了十多年时间,现在提请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是非常必要的。我觉得在法律的修订过程中有三个方面的关系要处理好:

一是处理好民主选举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这四者之间的关系,防止重选举,轻治理。根据我们的调研,这部法律执行十多年来,大家对选举普遍重视,但是选举之后,制度如何保障运行,怎样保证事实上的村民自治,怎样实现民主的有效治理,这是...

Read more

辜胜阻:进一步鼓励和引导民间投资健康发展


进一步增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不仅要提高中央投资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增强带动效应,还要进一步拓宽民间投资领域和渠道,增强拉动经济增长的合力。

在国际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及时、有效地实施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一揽子计划,成功地使我国经济逐步企稳向好。

进一步促进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要保持宏观经济政策的连续性和稳定性,继续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适度宽松的货币政策。与此同时,还要充分发挥中央投资的带动效应,进一步鼓励促进民间投资,进一步拓宽民间投资领域和渠道。

我国民间资金蕴含巨大潜力。据测算,目前大约有46万亿元,包括20万亿元个人储蓄和26万亿元企业、社会资本,为民间投资提供了充...

Read more

辜胜阻:“双转移”趋势弥合区域鸿沟


30多年来,东部地区发展迅速,已经成为推动中国经济发展的“发动机”。随着西部大开发战略、东北振兴战略和中部崛起等区域发展战略的推进,东中西部地区之间的差距出现缩小的势头,但“先富地区带动后富地区发展”的效果并不理想。未来中西部地区的发展要培育区域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促进经济发展由被动接受“输血”向自主“造血”转变,构建区域之间协调共进的发展模式。

 

产业和劳动力“双转移”战略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当前,推进以产业转移和劳动力转移为主要内容的“双转移”战略,是培育中西部地区经济增长的内生动力、实现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

“双转移”是顺应我国产业发展趋...

Read more

辜胜阻:新能源引领新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


日前,由民建中央与台湾世新大学联合举办的2010年“两岸新能源产业发展研讨会”在京举行,全国人大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经济学家辜胜阻主持会议并作会议总结。辜胜阻指出,当前,新能源所引发的绿色经济浪潮正在席卷全球,新能源产业的发展不仅会带来一场重大的能源革命,而且可能引发新一轮的科技革命和产业革命。面对机遇,我国应当实施积极的能源战略,“开源”与“节流”并重,一方面要积极推动新能源产业发展,通过技术创新、规模化经营和政府补贴来破除新能源发展的高成本瓶颈;另一方面要深入开展节能降耗工作,通过建立健全技术引领机制、结构调整机制、政策激励机制、市场诱导机制及社会配套机制等,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在...

Read more

辜胜阻:新36条落地关键在地方政府


5月19日,全国工商联原副主席、民建中央副主席、全国人大常委辜胜阻就此接受了《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专访。在辜胜阻看来,“新36条”能否落地,打破地方政府阻碍将是个关键性问题。

 

21世纪》:长期以来民间资本在很多领域遭遇“玻璃门”、“弹簧门”,5年前“非公经济36条”出台后,全国工商联的调查显示,垄断行业降低准入门槛进展不大,中小企业融资整体进展不如人意,小企业服务体系依然发展滞后。

 

辜胜阻:我国经济增长过程中最大的问题就是内生增长不足,所谓“内生”就是消费和投资中的民间投资。现在国内的投资主要是政府投资,民间投资的活力不够,比如广州市,政府和国有企业投资...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