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辜胜阻

全国人大常委、内法委副主任委员

辜胜阻:落实新36条要把扩民间投资与促民企转型相结合


日前,“贯彻落实国务院新36条专题座谈会”在浙江余姚市召开。全国人大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经济学家辜胜阻应邀出席会议并发表主题演讲。辜胜阻指出:“新36条”是扩大民间投资的新契机。当前落实“新36条”的关键是推动民营企业转型,引导民营企业把握好后危机时代面临的人口城镇化、经济服务化、发展低碳化、企业信息化、产业高端化、经营国际化六大机遇,帮助中国民营企业实现:从拼低价格到追求高价值、从做多到做精、从粗放式的做大向集约型的做强做大转变、从急功近利转向基业常青、从个体分散竞争转向联盟竞合、从世界工厂的“打工者”转向全球资源“整合者”的六大转变。

辜胜阻认为,在后危机时期,让民间投资接...

Read more

自主创新要以举国体制示范先行


6月24日,第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五次会议分组审议了关于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科学技术进步法》实施情况的报告。全国人大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经济学家辜胜阻在审议时指出:创新和转型是后危机时代的重大主题,推进创新型国家建设、实施自主创新战略需要用举国之力,示范先行,倾力建好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大力推进技术创新工程,构建多层次资本市场和融资体系,实施“以用为本”人才战略,建立健全创新激励机制,完善各类创新主体共生共荣的创新链和产业集群,增强示范区创新能力和辐射带动效应。

辜胜阻指出,科学技术进步法是推动经济发展实现创新驱动和内生增长的重要法律保障。改革开放以来,...

Read more

辜胜阻:利用土地资本化红利推进城镇化新发展


2010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温家宝总理部署了新时期的城镇化新政温总理提出:要进行户籍制度改革,稳步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要加强对农民工的公共服务,实现进城农民工在劳动报酬、子女就学、公共卫生、住房租购以及社会保障方面与城镇居民享有同等待遇;要壮大县域经济,大力加强县城和中心镇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引导非农产业和农村人口有序向小城市集聚;要引导农民工返乡创业浪潮,把城镇化建立在坚实产业基础上;要实行大中小城市协调发展的城镇化方向,发展大城市群和中小城市并重。温家宝总理的城镇化新政提出了推动城镇化发展的新战略与新思路,以此来谋划我国城镇化的新发展,是积极有效扩大内需、保持经济持续平稳较快...

Read more

辜胜阻:城镇化新政重点应是户籍制度渐进式改革


 

推进城镇化的必然选择

 

当前,户籍制度对我国城镇化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传统的户籍制度阻碍了城镇化进程,进城农民工并没有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市民化”,中国城镇化进程表现出“半城镇化”的特点。纵观三十年来中国农民流动的三次浪潮,可以发现,我国农村劳动力的流动过程中,其产业转移和地域转移最初是被割裂开来的,并且不同于一般意义上流迁人口地域、职业转换的路径。

缺乏安全感和成就感的农民工对城市无法产生归属感和“主人翁”意识,而乡村社会的归属感使他们最终成为城市匆匆的“过客”。截至2009年末,我国城镇化水平接近46.6%。但如果按照户籍人口计算,我国的...

Read more

汶川灾后重建彰显五结合中国模式


  日前,由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和成都市政府等联合主办的灾后重建国际论坛在四川都江堰市召开,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经济学家辜胜阻出席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辜胜阻指出,汶川地震灾后重建坚持自强自立与外部援助相结合、多部门协同与多渠道筹资相结合、重建法制化与科学化相结合、高度集中与充分授权相结合、硬件设施与软件制度相结合,探索出灾后重建的“中国模式”,为世界其他地区提供了有借鉴价值的经验。同时,汶川灾后重建还与城镇化、工业化、农业产业化进程和生产方式转变相协调,通过科学规划实现灾区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又在新的起点上实...

Read more

辜胜阻:筑牢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防线


温家宝总理指出:“我们现在的社会还存在许多不公平的现象,收入分配不公、司法不公,这些都应该引起我们的重视。”“国家的发展不仅是要搞好经济建设,而且要推进社会的公平正义……公平正义比太阳还要有光辉。”总理的话语掷地有声,再次强调了社会公平正义对经济发展与社会和谐的重要作用。司法是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当前推进社会公平正义要高度重视司法公正,提升司法公信力。

在法治社会,司法被认为是救治社会冲突最终的方式,与广大公众的切身利益和基本权益密切相关,是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一道必不可少的环节。司法公正是司法工作的最...

Read more

辜胜阻:让“草根”民主的法治建设充分体现中国特色


前不久,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二次会议审议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修订草案)》(以下简称“修订草案”)。该法作为保障亿万农民民主权利的重要法律,对促进农村改革发展稳定发挥了重要作用。基层群众自治制度是并列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民族区域自治制度的我国四大基本政治制度之一,村民自治是我国民主政治体系的“神经末梢”,体现的是中国特色的“草根”民主。

近年来随着工业化、城镇化、市场化对我国农村影响的不断加深,村委会组织法的部分条款已经无法适应现实的需要,实施过程中也出现了一些问题。根据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新形势以及村民自治中存在的新问题,修法十分必要...

Read more

辜胜阻:总书记肯定非公经济是对国进民退争论最好回应


    3月4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参加了民建、工商联界委员联组会,并就非公经济发展发表了重要讲话。对此,全国人大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认为,胡锦涛总书记从正面充分肯定非公有制经济,并对非公经济发展提出了新要求,表明中央高层对非公经济态度,这是对近来“国进民退”争论的最好回应。

    在联组会上,胡锦涛同志听完委员们的发言后就非公经济发展发表了重要讲话。他指出,新形势下要始终坚持和不断完善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毫不动摇地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毫不动摇地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

Read more

辜胜阻:总理的城镇化新政蕴含最大内需


35日,国务院总理温家宝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作了政府工作报告,安排部署了2010年的主要任务。全国人大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辜胜阻认为,这份工作报告提出了推动城镇化发展的新战略与新思路。温总理的城镇化新政将成为引爆内需的巨大引擎,是转变经济发展模式的突破口和着力点。

辜胜阻认为,政府工作报告从四个方面部署了城镇化新政一是发展依托县城和县域中心镇的新型城市化,把县城做大。温总理说,要壮大县域经济,大力加强县城和中心镇基础设施和环境建设。这表明未来的城镇化不仅要壮大完善县城和中心镇进而发展一批中小城市,而且要实现内涵型发展。二是稳步推进农民工市民化进程。温总理指出,要推进户籍制...

Read more

辜胜阻:自主创新,“国家意志”要变为“企业行为”


春天的脚步悄悄走进。历经国际金融危机后,中央判定,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已刻不容缓。其中,加快推进自主创新,被视为重要突破口。

中国如何紧抓新一轮战略机遇,该怎样谋求经济长远发展主动权,是否会形成长期竞争优势?自主创新,路在何方?

记者就此对全国人大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经济学家辜胜阻进行了专访。

 

自主创新,难在哪里?

 

记者:走自主创新之路的问题已经提出很久,但至今效果不太令人满意。自主创新,到底难在哪里?

辜胜阻:自主创新是我国经济转型发展的战略基点。自主创新能力是一个企业、地区乃至国家的核心竞争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不仅是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