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辜胜阻

全国人大常委、内法委副主任委员

辜胜阻:廉价劳动力竞争优势正逐步消失


 

近几年来,“用工荒”现象一直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特别是今年,“用工荒”不仅出现在东南沿海地区,中西部地区也表现十分明显。“用工荒”问题的实质是什么?究竟该如何认识?又该如何应对?

 

我认为,中国劳动力转移和劳动力市场供求关系正在发生深刻变化。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是农村劳动力总量在减、结构在变、作用于劳动力转移的比较利益所形成的流出地“推力”和流入地“拉力”在弱化。

 

——从数量上看,我国农村劳动力总体上过剩,转移就业的压力依然较大,但供求关系上的结构性矛盾突出。一方面,目前我国处于剩余状态的农村劳动力已明显减少,我国农村劳动力的...

Read more

辜胜阻:今年两会的热点与焦点


2011年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全国人大代表、全国人大常委会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经济学家辜胜阻教授近日接受采访,前瞻“两会”经济热点。辜胜阻历任八届全国政协委员、九届全国政协常委和十届全国政协委员。作为资深的“两会”人物,在谈到今年“两会”经济热点时他认为,今年是实施“十二五”规划的开局之年,“两会”最重要的任务是审议批准“十二五”规划。调整分配关系实现均衡共享式增长,推动国富向民富转变是今年经济工作最大的看点与难点;应对高物价、高房价和高成本“三高”是对政府宏观调控的最大考验;用工荒拐点将成为倒逼发展方式转型的最大推力,政府要因势利导推动经济转型;解决公共产品短缺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

Read more

经济转型要改变六个过度依赖


  2010年对于中国来讲非常重要的是我们经济总量已经超过日本,成为世界第二。那么还有一点就是人均GDP已经突破了4000美金,是典型的中等收入国家。如果说过去的30年我们从低收入国家成功的转向中等收入国家,实现了华丽的转身。那么在未来的10年乃至30年,中国面临最大的问题是能不能跳出中等收入的魔咒,成功的实现由中等收入向高收入的转变。所以去年世界银行的行长佐立克到中国来曾经讲到:“目前中国摆脱中等收入陷阱是中国面临的一个新问题,要从中等收入迈向高收入比从低收入迈向中等收入更为困难。”所以佐立克也认为中国从低收入走向高收入的经验是值得其他发展中国家借鉴的。

...

Read more

辜胜阻:治理成因复杂的通胀需用好平衡术


昨日,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在京闭幕。会议提出,2011年宏观经济政策的重点是要把稳定价格总水平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更加积极稳妥地处理好保持经济平稳较快发展、调整经济结构与管理通胀预期的关系。我认为,我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持续向上是短期冲击和长期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从长期来看,成本上升、分配制度改革和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会对物价上涨产生持久影响。为此,要采取政策组合拳,用好平衡术,要尽快努力实现劳动报酬增长和劳动生产率提高同步,保障职工工资与物价挂钩的正常增长机制,增强工薪阶层抗通胀能力,实现物价稳定与经济健康运行以及民生改善之间的协调发展。

当前我国稳定物价形势十分严峻,价格上涨影响已...

Read more

当前的通胀是内外夹击的多因综合症


  国家统计局11日公布我国10月宏观经济数据,居民消费指数同比上涨4.4%,其中食品类价格上涨10.1%,蔬菜价格涨了31%,创两年来的新高。对此,全国人大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经济学家辜胜阻在接受采访时指出,由于受国际和国内市场的多重因素影响,防控通货膨胀可能是我国当前宏观经济调控面临的最大问题。在流动性充裕和通胀预期较强背景下,要加强通货膨胀预期的管理,通过“内外并举,两拳出击”,切实缓解物价持续上涨的问题。

  我国居民消费指数持续向上是一种“内外夹击”的多因综合症,既有国内市场成本上升推动和货币超发的影响,也有来自国际市场...

Read more

倒逼机制正使经济进入转型拐点


  胡锦涛总书记年初曾指出,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是我国经济领域的一场深刻变革,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关键是要在“加快”上下功夫、见实效。近年来,我国在转方式、调结构方面做了很多工作,政策也不断出台,取得了很大进步。但面对严峻的形势,我国经济转型的步伐还不够快,离预期效果仍有一定距离。加快转变发展方式要全面客观认识当前经济发展的形势,正确把握未来经济发展的趋势,充分利用积极有利因素,推动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不断取得扎实成效。

  当前中国经济正在进入转型拐点,多种有利于经济转型的积极因素正在发挥作用,市场的倒逼机制与政府的推动力量正在形成强大合力,使我国的发展方式转型...

Read more

民资接力公共投资关键在民企转型


后危机时期,让民间投资接力公共投资,是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保持经济可持续增长最重要的战略选择,而“新36条”是进一步扩大民间投资的新契机。

当前,要将扩大民间投资作为解决中国宏观难题的总钥匙,高度重视落实“新36条”在扩大民间投资、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和解决“宏观调控两难问题”中的重要作用。在应对金融危机的过程中,中国经济之所以能在世界范围内率先企稳回升,公共投资功不可没。但从作用力来看,政府公共投资犹如一剂“强心针”,虽然作用力强,但只能是短暂的,难以持久。相对公共投资而言,民间投资具有机制活...

Read more

辜胜阻:海西要借ECFA成为推进两岸互惠共赢的先行区


日前,海峡“两岸竞争力论坛”在福建福州市举行,全国人大常委、全国人大内务司法委员会副主任委员、民建中央副主席、经济学家辜胜阻应邀出席论坛并发表主题演讲。辜胜阻指出,ECFA使两岸合作进入一个崭新的阶段,海西经济区要借ECFA机遇加速区域经济一体化进程,在长三角和珠三角之间实现“中间崛起”。要通过建设平潭综合实验区,先行先试,探索交流融合发展的经验,建设大陆对台的政治、经济、社会合作交流的“桥头堡”,形成海西闽台紧密合作区。当前两岸要推动产业、科技等领域的交流合作走向深化,重视加强中小企业间的合作,优化两岸经贸和投资环...

Read more

战略性新兴产业需要技术和金融创新两轮驱动


战略性新兴产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培育和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不仅是当前推进经济结构调整的关键举措,也是提升国家综合竞争力和国际地位的重要途径。在“后危机”时代,经济发展亟需培育和激发内生动力,积极扩大内需,改变经济增长主要依靠外需和投资的格局,构建“内需主导、消费支撑、创新驱动、均衡共享”的发展模式。战略性新兴产业代表了未来技术创新及产业发展的方向,并对传统产业的转型升级具有重要促进作用,有利于推动产业结构调整,加快粗放型经济向集约型经济的转变,改变我国经济增长中“大而不强、快而不优”,&ldquo...

Read more

辜胜阻:下半年经济要在两难中前行


715日,在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盛来运介绍了今年上半年国民经济运行情况。对此,全国人大常委、民建中央副主席、经济学家辜胜阻在接受采访时指出:目前中国经济整体回升向好,上半年经济同比增长11.1%,成绩显著。但是当前影响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不确定性因素还很多,经济持续稳定增长的基础还需要进一步巩固,尤其是多个相互掣肘的问题交织在一起使得下半年经济将在两难中前行。

辜胜阻认为:下半年的经济需要在平衡多重关系的基础上实现进一步发展。温家宝总理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要“处理好保增长、调结构与管理好通胀预期三者之间关系”。当前,我国经济在发展过程中积...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