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叶倾城

  叶倾城,作家,1995年开始文学创作,湖北作家协会会员。国内发行量最大杂志《读者》的签约作家,其作品在诸多的报杂志中有很高的转载率。著有《情感的第三条道路》、《住在内衣里》、《我的百合岁月》等多部散文集,《原配》、《麒辚夜》等多部长篇小说。“写作之于我,越来越像一桩宿命,一份天赐的枷锁,但我愿意背负这沉重,直至永远。”她如是说。为此,她笔耕不辍,期冀有朝一日成为文坛常青树。

妈妈做的菜,其实很难吃(献给永恒的母亲节,秀才人情一张纸呀)


妈妈做的菜其实很难吃
叶倾城
 
很久以前在报社的时候,是所谓白班——但也得晚上八九点才能走。天擦黑,就三五同事打伙去凑顿晚饭。
有位单身京漂同事,难得母亲去看她,并且小住半个月,天天在报社得瑟得不行。结果天黑了,居然和我们一起去拼餐。我们很奇怪:“你不回家去吃妈妈做的饭?”
她连连摇头,一脸一言难尽:“别提了,我妈做的饭真是够难吃,我不和你们去调剂一次半次,撑不下去了。”我们全体大笑,个个心有戚戚。我们这一代,大部分出身中国第一代双职工家庭,母亲善烹饪精女工的,大概没几个。
文人雅士怀念“妈妈做的菜”,是隔着几万里辛苦路,时间给洒了浓浓的胡椒面,催泪;也是因为他们大抵是...

Read more

母亲的母亲


母亲的母亲
叶倾城
 
两个故事。
一个是我听来的。
外婆,母亲,婴儿,都坐在阳光融融的阳台上。是怎么出了疏忽,婴儿直坠下楼。小母亲大叫一声,情不自禁想扑出阳台外接住孩子——被人死死地抱住了。抱她的人,是孩子的外婆。
她狂叫挣扎,嚎啕大哭:“你为什么要拦我,她是我的孩子呀。”
外婆也是满脸泪:“可是,你是我的孩子呀。”
一个是我亲眼看到的。
我在产科住院的时候,邻床的小宝宝一出世,就因为喝了一口羊水,进了NICU(新生儿急症病房),产妇倒还镇定,一边挂水一边问老公:“孩子额头上是不是有个胎记?是不是,是不是?”
产后第二天,她就咬牙下地,哆哆嗦嗦扶着墙一步一步向前挨,问小护...

Read more

新书《爱是一种修行》明天下印刷厂!提前曝光封面!


新书《爱是一种修行》明天下印刷厂!提前曝光封面!

 

 

很快乐地通报一下各位亲友:新书即将出街。

YEAH(撒花)。

另,为何又是黄色的?这是啥暗喻吗?

(我不是哗众取宠,是我想了又想,想起来,我好像至少有三本书是黄色封面。)

……好吧,就当我是九五之尊吧。

Read more

美哉,我的少年






 

呀,原来他是湖北人。
我第一次看到余少群是在《梅兰芳》,他还年轻吧,身体薄薄的像韭菜叶,分外有大城市里身世凄凉之感。成人版的黎明常常笑得很憨厚,他呢,就有一种恒久的惊惶之感,少年青涩,他是如何理解才华、磨炼以及乍然而来的荣华富贵?梅兰芳是一个已经被神化的形象,少年梅兰芳也是这神话的一部分,所以,无从说余少群像或者不像,只是那份清秀、干净、他的欲说还休……真是我见犹怜。
然后就知道了,他是湖北人。哈,停船暂停问,或恐是同乡,我立刻有一种“幸是同省”的志得意满感。
好多好多好多……年前,伏明霞还在和梁锦松传绯闻,梁司长接受一家报纸采访,随口问记者籍贯,对方答曰湖北,梁...

Read more

要做掸子姐,不做抹布女


小女友向我哭诉:“原来真的同患难不能共富贵。那时候,他是谁也不要的,穷,一身坏习惯,我陪着他,苦口婆心劝他,到现在,他好了,但是……”
我就笑起来:“他当你是创可贴,流血的时候用你疗伤,好了创疤就忘了痛;他当你是抹布,脏的时候用你擦灰,干净的时候把你扔到门后的暖气上——最近有个电视剧叫《拿什么拯救你,我的爱人》,里面有个悲情的女二号,就对男一号这么歇斯底里:‘我在你眼里就是一块儿抹布,把你身上的脏擦干净了,你就不要我了,把我给扔了!’——这不是活该吗?你应该把自己当作金缕玉衣,却把自己当作了‘抹布女’,你要人家把抹布拱若珍宝吗?”
我们的文化一向给女性洗脑,嫌贫爱富是最值得大张鞭挞的...

Read more

有人苦修,有人灵修(《爱是一种修行》自序,或与成书文字略不同)


你,还会买我的书吗?
还会偶尔搜索一下与我有关的新闻,会为我的新照片惊艳一下吗?我最美丽的时光,不在你身边。我曾经许愿与你白头偕老,但你已离开,永远看不到我的沧桑我的丑陋,我起床刷牙的样子,是不是一种损失?
我知道你还在阅读我,识出我的每一篇文章,为我的每个错别字叹息一下,我字里行间的不快乐,你比我更痛;而我的快乐——你是笑还是含泪,有难堪而隐约却明知道没这资格的嫉妒。
你在吗?我问。如盲人在子夜的房间问:你在吗?应我的,只是回音。
我慢慢了解,爱不过是一场历程,像食物经过我的肠胃,留下维生素ABCD、蛋白质和脂肪,然后离开。我恨过你,视你为敌人——没关系,敌人是我们最好的老师。而我...

Read more

读与不读间


读与不读间
  叶倾城
 
  说来惭愧,我其实很早就看过《围城》,说什么都全忘了。
  高中时,每天中午都去司门口新华书店。文学书籍在二楼,街窗全开着,车声、人声、喇叭声一迳灌进来,书店内恒常少人,阳光斜斜落得一叠叠书很安静。我就在那里,站着看完了一本一本的长篇小说。《围城》正是那时期看的,大约是个极浅的铁灰封面,左上角一团星云晕,里面简简单两个字“围城”。翻开来,第一页便说到抗日战争,我想当然地认为围城是指兵临城下,这是一本张恨水似的抗战小说。既然保留了这样的印象,那么,到底看完了全书没有?我不敢说。
  在书店里的翻翻拣拣,也是一场圆舞,买书不是不像娶妻的,有因缘际会,...

Read more

《爱是一种修行》——新作上画,敬请期待


奉天承运,倾城诏曰,新作《爱是一种修行》即将上市。

这本书,将以爱情关键词:心动、纠结、顿悟……串起语录、问答及散文,大小间杂,错落有致,我想起一串“最美的珍珠”。

某一个年纪之后,我越来越喜欢珍珠:它的圆润;它微微地放着光,如同一段低嗓子的情歌;它的沉静,它与任何时刻、任何衣物都能浑然一体;它……艰难的来处。我们都知道珍珠是怎么地吞下伤害,在无人知晓的海底,自己吐出营养包裹自己,拯救自己。

从来没人送过我珍珠。也许是:何必珍珠慰寂寞;也许是:百尺珊瑚千斛珠,难换罗敷未嫁身。

而这本书,《爱是一种修行》,是我送给你们的珍珠。

 

书摘:

《爱是一种修行》语录:难道你没听说过...

Read more

时间除了损害,还可以滋养。




不知道可不可以说:蒋雯丽,是目前中国屏幕上,最有韵味的女人。
她不是最美的,当然也不是最青春的——仿佛从我认识她,她就在演永恒的良家妇女、贤妻良母。依稀记得看过她的访谈:一毕业就结婚生子,先完成了作为女人不可或缺的两件事,再从容奔赴事业。但是渐渐地,渐渐地,我们都看到了她的风情,她的韵致,她半带着沧桑的笑容。古人说得好:女子之美,不在于仪容本身,而在于媚态。就好像,火的美丽不来源于火苗形状,而是那散发出来的光与热。蒋雯丽就是一个,散发着光与热的女人。
最近的大戏《幸福来敲门》,我没当回事儿,跟我妈瞄了几眼。一出场就是风情万种,与男主角在楼下电话亭一见钟情,孙淳直勾勾一直看她的小腿—...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