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正处于房地产调控的关键时期。主张放松调控者的主要观点是:影响房地产投资而拖累经济发展;影响市场行情尤其开发商资金链而导致金融风险。
类似担忧并无必要。在持续调控下,我国房地产投资仍会高速增长,金融风险也不会因房地产调控而直接爆发。过去一年来的市场发展已经印证了这一判断。
第一,房地产投资与房价走势没有直接关系。对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历程的研究可以发现,房地产投资的增幅与房价涨跌之间并不存在强的关联度,往往还有一定的背离。
第二,房地产投资主要取决于对经济基本面的中长期预期。只要我国还处于经济增长和高速城市化阶段,对商品住房的“刚性&rdqu...
作者文章归档:陈杰

房产调控仍需坚持的六大理由
自2010年4月新“国十条”以来的本轮房地产调控已经历时一年半多,当前正处于十分关键的时期。对继续坚持房地产调控持反对意见最主要的观点有两个:一、会因为影响房地产投资而拖累经济发展;二、会因为影响市场行情尤其开发商资金链而导致金融风险。
一年多前,参加有关决策部门调研的时候,就明确指出这种担心不必要,并预言调控持续紧缩下,我国房地产投资仍会高速增长,金融风险也不会因为房地产调控而直接爆发。过去这一年来的市场形势发展印证了我的判断。判断基于以下主要理由:
1. 房地产投资与房价走势没有直接关系
从中国房地产市场发展历史上看,房地产投...
促进城市化:未来中国住房改革重点
虽然2010年初以来,中央提出了2015年保障房要覆盖到20%人口的中期战略目标,但中国住房政策体系的发展方向尚未明朗。就在2011年10月27日举行的全国人大常委会保障房专题询问会上,众多委员纷纷指出,2008年以来以住房保障为代表的住房政策,零敲碎打,缺乏总体思路和顶层设计,让市场和社会都深感迷茫。如果不从住房模式的战略全局出发,只简单地规定一个住房供应体系中保障房的建设目标与覆盖比例,无法从根本上解决当前中国住房制度中的尖锐矛盾,而只可能把一部分人承受的住房可支付压力转移到另一部分人身上。
走出住房模式选择误区
关于中国住房模式未来发展的方向,比较多提到的是...
以公租房为基石构建公共住房体系
近日,国务院常务工作会议明确提出,要以公租房为主大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并针对公租房的融资、质量、监管、规划等方面提出了四条意见。这标志着公租房在我国住房政策体系中地位的再次提升。可以说,公租房已经在我国公共住房体系的发展战略中占据了中心地位。
发展公租房不是权宜之计,而是我国城镇住房制度中需要长期坚持的制度。如今,已不仅是有户籍的中低收入家庭满足不了基本住房需求,广大中间收入群体以及外来务工人员等“夹心层”普遍缺乏正常住房消费的支付能力。在盯住户籍中低收入家庭的同时,住房政策必然要统筹考虑“夹心层”等更广大群体的住房权益...
楼市拐点近在眼前了吗
光耗着不调整价格,市场走不出困局。只有价格调整到位后,市场供需达到应有的平衡,交易量才可能重新复苏。
当前只要有一个大开发商撑不住,在全国全线降价,就可能引发多米诺骨牌效应,引起众多中小开发商恐慌跟风,形成降价潮。
在刚过去的9月以及国庆黄金周,楼市成交惨淡,传统的“金九银十”成了“铜九铁十”。最新数据显示,国庆七天上海新房成交不足400套,为近6年最低。有评论说,“成交惨淡的‘铜九铁十’很可能预示着楼市拐点的到来”,您认为这种判断成立么?
我基本同意这个判断...
公租房的战略意义与发展路径
9月19日国务院常务会议上再次明确提出,要以公租房为主大力推进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并针对公租房的融资、质量、监管、规划等方面提出了四条意见。这与2010年以来温家宝总理、李克强副总理等国务院主要领导在各种场合对公租房的多次肯定一脉相承,也标志着我国住房政策体系中对公租房地位的再次提升。可以说,公租房已经在我国公共住房体系的发展战略中占据了中心地位。
一、公租房在我国公共住房体系中的战略地位
笔者一直在很多场合力图用公共住房体系这个概念来涵盖传统用的住房保障体系,因为后者一般仅限于中低收入住房困难家庭的住房“解困”,而且往往还是仅限于户籍人...
"公共住房的未来"国际研讨会简报
此次研讨会共有来自法国、瑞典、荷兰、韩国、新加坡、巴西、捷克、越南、香港、中国大陆等10个国家与地区的13位国际国内知名公共住房政策研究专家出席,同时还邀请到香港房屋协会副主席邬满海先生做开...
保障房配建,应当谨慎
前几年参加住建部和市里咨询会听到不少人提议配建保障房,近年从政府、学界到媒体提倡这个的风气也越来越多。事实上,至少上海有关部门从2010年6月就计划要求商品住宅用地出让时候就至少要有5%的用于配建限价房-人才公寓,按照楼盘均价的60%提供给政府。但这个政策至今还没有明确落地。而且北京、杭州、兰州等地也都在试图或已经尝试这个做法。今年5月,国土资源部《关于坚持和完善土地招标拍卖挂牌出让制度的意见》提出,引导和推广“商品住房用地中配建保障性住房”,已经对此加以肯定。
在上海,至少嘉定区已经实施商品房配建多年了。笔者曾经在有关部门组织的考察中,了解到嘉定区...
限价房: 天下没有白吃的午餐
“限价房”的提倡者说,这样能解决所谓“夹心层”的住房问题,尤其有利于解决各类人才和“特殊群体”安居问题。 然而,稍有经济学基础的人都应能看出,“限价”的前提是存在供不应求,否则就没有必要存在限价。既然存在供不应求,不再是价高者得之,那么如何分配?当然相当程度上是审批者来分配。换而言之,“限价”,就是把三十年改革才给到市场的配置资源的权力,又重新收归到政府手里。
历史已经表明,如果说市场经济下有“市场失灵”存在,那么行政限价和计划分配...
围绕房价控制目标做文章是误入歧途
围绕房价控制目标做文章是误入歧途
陈杰 复旦大学住房政策研究中心/复旦大学管理学院
最近一段时间住建部一再要求各地政府提出年度房价控制目标,这在政策方向上是误入歧途、本末倒置,在指导思路上是急功近利、锦标主义,在思想根源上反映出政府官员不懂市场价格信号机制原理、过度自信行政权力无所不能。我不认为在当前房地产调控中树立年度房价控制目标做有意义、有效果。
主要理由有五:
一、当前房价指标统计失真严重、被操纵的可能性大
所谓房价控制目标,对象到底是新房销售均价、可比新房均价、存量房均价,还是同质化的价格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