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郎遥远

曾任《新经济论坛》杂志总编、《中国民营》杂志常务副社长、《世界华商》杂志总策划。现任北京、杭州、沈阳三家文化传媒公司董事长、多家浙商上市财团独立董事。系凤凰网观察家、中国选举网专栏学者、《长城月报》杂志专栏作家、《时代商报》专栏作家、天涯社区名家专栏作家。
    博文同步首发于在凤凰网、光明网、中国选举与治理网、天涯社区、新浪评论、雅虎评论、博客中国、联合早报、价值中国网和中思网,单篇时评点击量常常突破20万,被网络大量转载。政论文章素以独立风骨、不泯良心、爱国热血为理想和道义勇敢发声,广为国内外华文报章落地刊登。
    曾策划出版《跨国企业20位营销经理中国市场征战录》(企业管理出版社),首印10万册当月售罄,雄踞2003年中国营销畅销书榜首。策划主编中国发展三部曲《中国工业园区发展》(2003)、《中国先进制造业发展》(2005)、《中国新农村建设理论与实践》(2007),均由中国经济出版社出版。
    首部时评集《草根,不主义》被《亚洲周刊》评为2009年度时政类畅销书。
    第二部时评集《锐评中国》即将出版。策划专著《奇迹背后》将由重庆出版集团出版。

郎遥远:鞍山纪委官员为何如此跋扈


据半岛网-城市信报报道:12月4日,一则名为《鞍山市铁东区反贪局局长侯伟被人殴打致死事实真相》的帖子在网上流传,帖子称铁东区反贪局局长侯伟被鞍山市纪委一室主任张某等人打死,而打人者却未被拘留。12月6日记者联系到了死者家属和鞍山市纪委,家属则表示目前打人原因不清楚,而鞍山市纪委办公室一位工作人员表示网帖内容不实,但他拒绝解释。
光天化日之下,鞍山市纪委一干人竟然活活打死当地反贪局长,是酒后寻衅滋事斗殴,还是官场黑社会恶斗?十余天过去,凶手未被拘捕,似未立案,媒体也未见通报,人民内部矛盾又一次要搞内部消化?
想起鞍山市纪委十年前制造一件轰动全国的司法丑闻。在那件丑闻里,鞍山市纪委与公安...

Read more

郎遥远:政府官员的“帮办经济学”


 
周末回老家,和一位担任市领导的好友在茶楼品茗。他说到最近带一批企业家去昆明,受到了十二分热情的礼遇。他感叹:“昆明在仇和领导下,党政官员对企业家的帮办精神,太伟大了。”
主政昆明的仇和,是这两年炙手可热的政坛明星,其最为人称道之处,就是大刀阔斧改革和大张旗鼓招商。在屡处风口浪尖的从政生涯里,他一直紧抓招商引资的法宝。招商引资给他带来政绩和声誉,也给他惹来不少争议。他主政江苏沭阳时,给教师下达“招商引资”任务,结果引起集体罢课,被央视《焦点访谈》曝光;他主政的宿迁推行干部离岗招商、轮岗创业,政府催生了上千“官商&...

Read more

郎遥远:竞争性选拔的民主亮色


 
社会主义民主的概念,一二句话难以通俗解释得让老百姓一清二楚。如果选一个当下最热门的政治词汇:竞争性选拔,以点带面去阐发,老百姓也许就豁然开朗了。
竞争性选拔,作为党中央近年力推的一项官员民主选任制度,正在全国各地如火如荼展开。百里挑一,几百里挑一,一个个领导岗位在“公推公选”中,让德才兼备者归位。在此间,中央更是提出了选拔任用领导干部“六原则”,包括公开、平等、竞争、择优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依法办事原则、党管干部原则、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原则、群众公认、注重实绩原则。公开公平的竞争性提拔,让“显规则&rdquo...

Read more

郎遥远:知识分子的“跳蚤”式使命


文人因言而立,也因言而喜怒哀乐,命运跌宕叵测。在一个尚未充分实现民主法治的国度,独立人格的文人命运不可测,独立思想的文章难免在禁与罚之间荡秋千。
还记得那个面临无路时放声恸哭的阮籍吗?面对那穷途末路的荒凉感,他以最纯真的哭来对待命运。他的态度和他在山顶啸歌一样那么从容,那么真实,王勃便说:“阮籍猖狂,岂效穷途之哭。”是的,他在哭,哭响了整个世界,却只是哭给自己听。
还记得民国时代勇于担当、敢于践行的知识分子吗?自谭翤同,到秋瑾,到黄花岗七十二烈士墓,无不自抱必死之精神,知其不可而为之,誓以热血呼醒国人。太多太多的仁人志士死了,死在一种封建专制的刀刃下,却活在了...

Read more

郎遥远:专制相思病的心灵解药


 
这些天,网上看到不少批判宋先生反民主观的文章,严词之激烈,可闻切齿之声。我善意揣测,宋先生可能怀着一腔爱国热情,想为当代中国政治体制做一点曲笔辩护吧。民主的一个要义,就是尊重言论自由权。虽言不尽善,也何必对一个爱国侨胞如此口诛笔伐呢?心里颇有些为他鸣不平。
今晚上网,我有幸看到宋先生一篇新作,题目是《民主究竟有什么好?》,吸引住我的眼球。我以为是对民主价值观的解读,遂怀被宋先生传道解惑之心,浏览起来。没曾想,这一看,我禁不住拍案,把桌上茶水也打翻了。不是宋先生的大作太精彩,而是他实在太蔑视国内知识分子的民主素养,太侮辱国人的智商了。看他的反民主论,越看越窝火,简直如...

Read more

郎遥远:擒住“官场恶质文化”八角兽


日前,江苏双规了一位财政厅女副厅长。涉贪官员被双规,在中国不算新闻,几乎每天都有。女贪官也不算新闻,侵贪几个亿的雌硕鼠,东西南北都有。女副厅长一进“招待所”,立功心切,当日即爽快招供,竹筒子倒豆,什么都说。这也充分体现“坦白从宽”政策的一贯感召力和威慑力。
让我倍感关注的是,报载“案情波及面不仅牵涉到财政厅内部官员,还牵出江苏省内多个其它厅官。不少相关官员已终日惶惶。”不难想象,做贼心虚的官员们,此时已荡然无存平日的耀武扬威,或许听到路过警车呼啸就惊恐万分,以为来双规来抓捕,心脏病、高血压、脑梗塞就难免突发,更有意...

Read more

高举中国民主的光明火炬


高举中国民主的光明火炬
寄语《光明日报》新年扩版
 
《光明日报》在过去很长一段历史时期,无疑是中国一个“光明”的思想符号,也是一个“光明”的政治符号。虽然,中国风云变幻、多灾多难的现实政治,给不同时期的《光明日报》,披上了各色政治光谱的时代衣裳,但是,《光明日报》一直来总在意图勇敢地传承着捍卫良知和真理的优秀传统,总在或直或曲地彰显着一种敢言、直言的独立报格,总在各种逼仄政治环境中,展现其作为知识分子精神家园的顽强生命力。
不管《光明日报》在其发展史中,有过这样那样的媒体污点,都不能抹杀其在中国现代言论史上所作出的...

Read more

郎遥远:当代实力派作家死了吗?


周末逛书店,只见“官场小说”突兀地摆放最醒目处,一字排开,洋洋大观。以各种官职为书名的“官场小说”,不下几十种。书店畅销书排行榜上,也屡见“官场小说”的英姿。不少从爬官阶回归到爬格子的作家,还连年跻身作家富豪榜。
站在书店这蔚为壮观的“官场小说”阵营面前,心里不由得涌上一股莫名的痛楚。民主政治已经成为普世价值的21世纪,中国怎还有如此欣欣向荣的“官场小说”呢?
“官场小说”无疑归属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批判现实主义文学是十九世纪一个主要的而且是最...

Read more

郎遥远:一个读书人的心灵独白


    床头放着一本书,闲时信手翻阅,体味另外一种闲情逸致,用一个个恬淡的文字把生活的幸福与忧伤一点点地串起,捡拾起在岁月中遗失的美好。倾心细读时,会把如丁香花一样美丽的姑娘驻留在漫长的雨巷,一笑而过处,能在记忆的路口等待渐渐清晰的朦胧。泪水,并不代表忧伤,微笑,也并不表示欢畅,在别人的故事里行走着自己的心路,也是一种快乐和舒适。
  用墨香来恬淡愉悦自己的精神世界,为心灵悄然开启一扇通往开阔路上的长廊,从春花读到秋月,从夏雨读到冬雪,在岁月寂然的交替中,在时光匆匆的运行里,把心灵里的默契痛快淋漓地挥发,于无怨无悔中在书香里快乐地行走,微风拂面处...

Read more

巨无霸投资项目缘何“养蚊子”?


据新华社电,宁夏打造西部汽车工业旗舰的美梦,彻底碎了。近千亩土地闲置荒废,政府的优惠和补贴打了水漂,一个烂摊子无人收场。18亿投资,3年仅造4辆样车,每辆样车分摊到4.5亿元,相当于一架波音747造价。
宁夏新大地汽车项目没有任何产业基础,缺乏事先周详的论证,也不符合国家相应的产业政策。在这样的情况下,未批先建,一个庞大的汽车项目仓促上马,辉煌一时的汽车梦最终变成了一场恶梦,招商引资却招来了麻烦,引来了一身债。今天究竟谁又该为这个教训买单呢?
18亿,在宁夏可相当于三四个县的年财政收入总和。在中国老百姓眼里,无疑是一笔天文数字的巨额投资,就这么一地鸡毛,一声叹息。
在中国决策失误的...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