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张闾实

张闾实

回到中國--1967年的夏天


1967年的夏天

        每年到了夏天,心情總有著惱人的煩心,因為在記憶中在夏天有著不悅的回憶,雖然那時還很小只有五歲,但那感覺一直到五十歲仍會在夏天時還會隱隱想起,小時候的歡樂就是在天主教校園內與小狗們歡樂的跑著,黃昏時隨著家人到海邊小碼頭抓著小螃蟹,但在1967年的黃昏,我看到大陸的岸邊響起了槍聲,兩天後小碼頭海中漂浮著多具屍體,澳門的居民將他們撈起埋在了山區,從此澳門也並不平靜,大批從大陸逃亡的人群進入澳門,家人也不再隨意離開校區了。

     &nbs...

Read more

回到中國--台灣與大陸未來重點發展什麼


台灣與大陸未來重點發展什麼

      目前在大陸的台灣同胞已超過200萬人以上,也就是十分之一的台灣人在內地尋求兩岸新的合作方式,這也讓台灣有了新的變化,對大陸的各種資訊也就更詳盡來展開商業拓展,今年也開放大陸人士自由行到台灣,除了觀光因素外,也讓商務考察多了更多的途徑,台灣對於大陸的小吃美食及中藥醫療藥材研發,以及各地特有文化都有很大的興趣,不但對觀光業發展以及民生貿易的增進,都將有跨越的接觸機會,可以安排專業特殊項目考察的自由行,將更深入台民間市場去發現未來商機。老百姓對政治兩岸議題並不感興趣,但生活面的貼近,雙方互缺的項目可以慢慢...

Read more

回到中國--奇怪的餐飲文化


奇怪的餐飲文化



      來到大陸最容易上手的工作就是餐飲事業,轉眼已跟這行業有五年的經歷在內地,從鄉鎮最高檔的豪華餐廳,二線城市的公館餐廳,以及一線城市的特色主題餐廳,都發生了同樣一個問題,當價位越賣越高時,反而對菜品越來越不重視,因為只是為聚會找個高價的場所制造氛圍給客戶或領導看罷了,這一改變讓許多真正為菜品及體驗名菜的客戶怯步了。大家都明白進去不是吃飯而只是喝酒應酬了。長期下來惡性循環,最後廚房如同虛設,不再用心推出菜品,而以高價為主因了,料理已完全失去了意義。

      ...

Read more

回到中國--路該如何走下去


路該如何走下去



      最近一週內走了兩個大城市,雖然五年前都來過這兩座城市,但再看到時仍發現了許多大的改變,其中哈爾濱建起了許多高樓社區,其房價已超越了瀋陽,這真是讓我驚訝,似乎黑龍江人更嚮往都市的生活,一直不段的建設哈爾濱,但天候的因素,有半年的時間工程是停工的,但在大街上人們還是樂觀的為自己未來奮鬥著。另一座城市是每一年都在改變著,那就是北京,為了真實感受生活的節奏,我搭了北京地鐵繞了一大圈,四通八達的地鐵網只收二元錢,其它城市都無法做到這一點,忙碌的人潮看出這城市對自己的期許,雖然有許多新政策的推出讓人有些不便,但也真的讓...

Read more

回到中國--張學良侄子書中的秘密


張學良侄子書中的秘密





       2011年5月28日,哈爾濱書博會中,哈爾濱出版社將我花費近三年半所完成的「漫漫歸鄉路」在書博會中展出,雖然是已推出了一年多了,除了在瀋陽發佈過首發會,這次是第二次的簽書會。當天果然吸引了許多讀者的到來,接著又做了現場電台的專訪,將寫書動機及創作過程所發生的事一一訴說。但書中所提的兩個關鍵事件卻不能完整道來,那就是「西安事變」與「張學良未能返鄉」。

       為了參加這次展覽從北京飛了十個小時才到哈爾濱,因大雨折返了北京,...

Read more

回到中國--瀋陽冬天打工族的回憶


瀋陽冬天打工族的回憶

        在瀋陽生活前前後後共住了三年,其中一年我去了盤錦住,因為那是祖父的出生地,好奇住了一年。但沒什麼發展性就回到了瀋陽居住,到了冬季許多朋友都提醒要注意盜匪,我是嚇了一跳瀋陽至今小偷強盜還這麼多?就問了到底都是怎麼發生的,一個媒體女記者把她發生的事完整的告訴我,同時還說她是幸運的,沒受到傷害。她是這樣說的:『从家乐福出来,拎了两包沉甸甸的东西,外面太冷,就把棉衣上的帽子戴上了,捂得严严的,头根本动弹不了。正往二楼走,忽然听到身后有急匆匆的脚步声,回头看下是个年轻男人,以为是这个楼里的...

Read more

新書張氏物語


張氏物語

       從台灣返回大陸探尋家族往事已走入第五個年頭,慢慢的已從兩岸三地間再透過美國的考證,心中已有了正確的答案,所有的一切都將一一紀錄下來,讓海外的後人看看歷史到底是誰在說謊還是全都各自說了謊,這一切都是為了什麼?那些跟著說謊的人其政治目的又是什麼?在新書「張氏物語」中,透過各種事件與現象告訴大家一個真實的社會歷史進程。

     此書分為二部分,由張學良篇與生活紀事中,把八十年來張氏家族的風風雨雨及歷史事件都一一真實寫出,不具任何黨派色彩與傾斜,公正的紀錄下來過去與現在...

Read more

張氏物語--張學良的2001年


張學良的2001



     近日看到基地組織頭目被美軍擊斃的新聞,想起了2001年的911事件,同年的10月14日晚上大伯張學良也離開了人世。當時我人在泰國工作,因為美國911事件使得原本興旺的泰國高爾夫旅遊,生意一落千丈,一整個月的旅遊取消行程,泰國旅行社已無法支撐太久,合約賠償的金額也使得幾年下來賺的積蓄也慢慢殆盡。公司需要再一個月的解散及處理善後,我決定放棄參加大伯的夏威夷葬禮,由大哥與大姊陪同母親前往參加。

     大伯張學良最後那兩三年,家中獲得的音訊非常少了,我只在1998年接到過大伯母...

Read more

張氏物語--大陸五一假期的轉換


大陸五一假期的轉換

      隨著時代的轉變,大陸已慢慢從農業、工業轉變發展到商業模式,工人的地位也開始由勞工慢慢成為技術工人,但也有許多無法跟上時代轉換的工人而下了崗,這是每個時代變化時必定會帶來的傷害。許多人一生都寄望的生活方式,一但改變了,將無從適從的荒亂,深怕一切都將失去,長期下來將在社會上形成一種現象,對未來沒有太多的夢想只求溫飽即已滿足,慢慢社會上的生活差距更大時,內心的不平更加嚴重,為了發展更好而犧牲了弱者,難道一定必須適者生存,不適者淘汰嗎!大陸的鄉村急需更多的協助與教育,糧食與許多基礎生產仍需鄉村的支援,城市才能更美...

Read more

張氏物語--張學良到底是不是共產黨員


張學良到底是不是共產黨員

      許多人都對中國當年的西安事變中,大伯張學良是不是共產黨員有過許多質疑,甚至連蔣介石都調查了多年,只要原因是因為當時在西安大伯張學良周圍都是共產黨員,同時四伯父張學思也是共產黨員,更加深了懷疑其西安事變的動機,是否為當時的共產黨留下一條退路,這問題也同樣困擾我在台灣當兵的時候,終於在我三十五歲時,大伯給了我答案。

      那一年許多日本、台灣的電視媒體採訪大伯,但在問題上大伯不願回答西安事變的真相,讓許多記者們大做文章,大伯看了只是笑而不語,只等到...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