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孙东升

2001年进入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研究所从事农产品国际贸易研究工作。2002年6月至2003年8月赴美国在国际食物政策研究所(IFPRI)从事博士后研究工作。
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会、农业部、科技部等以及国际合作等研究项目多项,并多次在国际学术研讨会上做学术报告。出版学术著作2部,发表多篇学术论文,多次为国家有关部门撰写农业政策咨询报告和专题研究报告。研究成果获农业部、北京市、国家计委、农科院等科技奖6项。

中国生猪产业三大发展趋势与猪肉消费展望


  1949 年以来,我国生猪养殖业虽然经历多次波动,但是发展迅速,总体上增长较快,生猪出栏量由1952 年的6 545 万头增加到2008 年的60 960 万头,2008 年猪肉产量达到4 615 万t,占肉类产量的比例达60%以上。目前,我国是世界上第一大猪肉生产国,猪肉产量占世界总产量的50%左右。建国以来,我国猪肉增长速度快于人口增长速度,人均占有量迅速提高,20 世纪60 年代人均占有量为5.22 kg,进入21 世纪已达36 kg 以上。中国养猪业的发展得益于居民收入水平提高导致的猪肉需求增加,生猪养殖技术的进步,专业化、规模化养殖模式的发展以及龙头企业主导的养猪业兼并与整...

Read more

国际大豆市场波动的背后


  2009 年末以来,国内大豆产业再次陷入困境。由于进口大豆价格明显低于国产大豆价格,由此出现了两种现象:一方面是大豆主产区东北的大豆加工企业停产并停收大豆,另一方面是由于大豆比较效益较低导致豆农惜售。无论是大豆加工企业还是豆农,均陷入困局,国内大豆种植和加工产业几乎到了无以为继的境地。近年来,国内研究机构和政府机构对国内大豆产业发展也给予了特别研究和高度关注,尝试过多种破解困境的办法,但国内大豆产业发展的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造成这种结果的原因固然是多方面的,归纳起来主要是两条:一是国产大豆单产水平低、成本高、比较效益低;二是进口大豆数量增长过快,冲击了国内大豆市场。美国大豆单...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