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国高度同质化的近万种期刊杂志中,市场化生存是一个老问题,也是一个新命题。我国的期刊杂志的生存方式很奇特,是一个企业化运营的非自由市场竞争的领域,一方面每一个杂志都有企业化运营获利的压力,另一方面又没有市场化竞争、兼并与淘汰的担忧。能够坚持二三十年依赖市场而正常生存的杂志,在我国并不多,《知音》是这其中市场化生存比较好的一个代表。
杂志是一个典型的内容产品,它的市场价值无疑需要依赖内容的价值。《知音》没有靠出卖版面去获取内容租金收益,也没有为应试教育推波助澜而赚取孩子们的书包利润,也没有扎堆于奢华的城市时尚消费,而是靠煽情的感性内容赢得草根民众市场。但是从市场化生存的角度...
作者文章归档:魏鹏举

构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指标体系
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明确了我国文化建设的基本路径和发展目标,这标志着我国的文化改革与发展进入到了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内涵的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全面建设时期。路径明确,目标清晰,关键就是如何更好更快地贯彻和实施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战略任务,让建设社会主义文化的热情转变为实实在在的行动,使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宏伟蓝图体现为一步步的扎实工作。研究并构建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与发展的指标体系与测评机制是当前贯彻落实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的紧迫需要和重要着力点。
文化资本市场小心“热伤风”
从去年到现在,资本对文化的热情是有目共睹的:《砥柱铭》的总成交价刷新中国艺术品拍卖成交价的世界纪录,中国艺术品投资进入亿元时代;新《西游记》的网络独播权以每集28万元的价格成交,近5年来影视剧的数字发行价格上涨了100倍;岁末大片的票房纷纷过亿,中国电影一举步入百亿元年……市场一片繁荣,涨声不断。
究其原因,首功是政策的推动,去年《关于金融支持文化产业振兴和发展繁荣的指导意见》出台后,资本对于文化产业非常看好,大量投资挤入文化产业领域。文化产业成为众望所归的一个战略性产业,“钱途”十分光明。
然而,不得不引起重视...
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管理模式分析
上个世纪末以来,随着全球经济的后工业化进程加快,文化创意产业逐渐成为许多发达国家和地区的支柱型产业,引起各级政府部门的密切关注,文化创意产业由自发进入到了自觉发展阶段。以园区或集聚区的方式培育和扶持文化创意产业,成为文化创意产业政策的一个重要内容。
一、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繁荣与危机
这些年,我国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不仅在经济相对发达的东南部地区的一些大城市集中发展,在中西部地区也出现了快速发展的趋势。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大量涌现对于我国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自然非常有利,不仅使得文化创意产业的价值得以实现,而且也使得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更加脚踏实地。不过,越是快速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