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黄亚生

1985年获哈佛大学学士学位,1991年获哈佛大学博士学位。1987年至1989年间任世界银行顾问,同时任教于密歇根大学。1997年,加入哈佛商学院,任商业、政府和国际经济副教授。
现为麻省理工学院管理学院教授

产品下乡的弯路


  我最近在做关于中国消费的课题,统计数据里有一个现象:中国的城市化速度从上世纪90年代末期开始大大加快,而中国居民消费占GDP的比例却同样在这一时期开始下降。

  其背后的原因是什么呢?中国的城市化不是一个市场化过程,而是政府驱动的过程,所以中国的城市化没有出现市场驱动的城市化带来的经济上的效益,比如应该出现中产阶级,应该减少谨慎性消费等。抛开我们常常讲的中国居民储蓄率偏高的问题之外,我发现最重要的因素是“农民工现 象”。

  上世纪90年代末期还发生了这种情况:大量农民从农村跑到城市来打工,他们的收入有了一次性的增加。按说他们来到城市以...

Read more

城管与中印差异


  在金融危机中,据我所知,印度在经济上基本没有大规模的刺激措施。从财政的刺激上讲,印度是非常小的。我去印度的时候问,你们政府经济刺激计划是多少?回答是四十亿美元。相比我们的四万亿,这根本是小菜一碟。但他们GDP增长是7%,在没有政府大规模投入情况下,增长可以达到7%,这说明这个国家的自营行业是非常有活力的。印度的经济很明显是靠私营企业,而且它的增长是靠内需。

  从历史上来看,印度上世纪60、70年代的增长速度是很低的,但是近年来,印度的发展速度差不多达到了9%,变成了东亚的发展速度。这个过程是怎么完成的?

  很多人抱有一个观点,认为印度发展是靠它的外包、软件,其实根本不...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