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吴彬

我必定会更努力....

感叹中国楼市!!!


最近也看了一下温总理在与网友面对面交流的一些情况,在谈及房地产和保障性住房时业提出了一些可操作性的政策,但是也有一些笔者认为有点滑稽的说法,比如增加房地产商道德血液等等之类的。
也有一些网友提到现在一些开发商售楼捂盘之事,比如有人说道“现价房10000元/每平米,开发商说整个楼盘盖好后一定会涨到15000元/每平米,于是楼盘80%都被预售,又于是开发商拿到了几乎整个楼盘的钱,又于是开发商用这些钱还完了贷款,再于是没有贷款压力的开发商把剩余20%楼盘的涨到了15000/每平米!!??老百姓1说开发商说的真准“我没被忽悠”!又一楼盘开始预售开发商又如是说...

Read more

为什么会出现高房价


一是城市人口的增长和房地产产品供不应求是导致房价居高不下的直接原因。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加速发展,城市规模不断的扩大,城市人口的日益增长,必然导致对住房需求的增加。从长远看,房地产开发的成本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房价,然而在市场经济的条件下,由计划经济时期的成本加利润来确定商品价格的时代已经过去,商品供求关系决定着商品的价格成为主流,所以房地产的价格最终是由供求关系决定。这是符合市场的基本规律的。虽然国家政策在房地产商品市场中的影响也是不容忽视的,但是人们对房地产产品的需求才是决定房地产价格的主导因素。这样就可以直接说明为什么一线城市在当前最严厉的房地产政策下房价依旧坚挺不下,原因很简单,市场有...

Read more

浅析开发商、地方政府、消费者利益的平衡


我国房地产市场是一个极具财富诱惑和关系错综复杂的巨大利益场, 其中,房地产商、购房者和地方政府三大利益主体联系更为紧密,构成房地产市场的利益三角。

一、三者在房地产市场利益分析

A房地产商是市场最为强势的利益主体。

 一是话语权优势。目前房地产商与部分专家学者、房地产研究机构、媒体、官员等联手形成了一条行业性的“话语链”:房地产商或以直接投资和投放广告左右媒体的声音;或通过赞助相关经济发展研讨会,由经济学家出面强调房地产在国民经济中的支柱地位,呼吁出台宽松的财政和金融政策,对管理层的决策间接施加影响;或由其在政界的代表人物直接出面表达房地产商的利益...

Read more

政府与市场在解决城市住房问题中的关系


从住房的商品属性和保障品属性出发,结合住房和住房市场的特性,基于效率与公平标准,城市住房问题的市场解和政府解有效性的限度,确立了各自的作用空间,这就是政府与市场在解决城市住房问题上的二分法——“市场性的归市场,保障性的归政府”,这只是一个静态的相对笼统的边界确立。随着政府对住房市场的规范和调控,市场对住房资源配置效率的进一步提高,在住房市场形成“市场主导、政府规范调节”的运行格局。在政府作用的住房保障领域适当引入市场化运作手段,形成“政府主导、市场辅助”的运行格局,将会有效提升政府的运作效率。...

Read more

关于城中村功能、现状、发展的一些思考


最近看到一些关于城中村的文章,这里是关于我对城中村的一些看法,主要从一些现有的功能、缺陷和将来的一些发展设想。

一、城中村目前存在的一些主要功能:

1.有助于控制营商成本

城市的投入与营商成本分不开。城市的营商成本跟工资有关系、更与地价有关系。作为低成本生活区的城中村,实际上起到了维护城市低营商成本的重要作用。世界上所有大都市都离不开低成本生活区。这是因为,住在城中村中的人们,其所就业的产业承担着城市的基本功能。

把城中村改造成花园洋房,大量低收入的工人住到哪里去呢?如果依然住在城市中,就要增加租金。增加租金有利于原住村民,却不利于租户,直接影响到城市的营商成本。

2创新产业和...

Read more

浅谈中央政府在地产经营管理中的意义与作用


1994年分税制改革以后,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在土地调控上的博弈色彩越来越浓,中央政府“地根”调控的目标是实现土地资源的均衡有序利用和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理论上其策是符合全社会福利最大化原则的。从这种意义上来说,中央与地方的调控目标应该是一致的。但是,作为具有“经济人”思维的地方政府,也有与中央政府利益不一致的地方。原因主要在于:一是社会整体的福利最大化并不意味着具体每一个区域民众的福利最大化;而恰恰相反,社会全体人们的福利最大化恰恰是在各个区域人们可能实现的最大化福利“抽肥补瘦”的基础上来实现的。二是区域经济发展目...

Read more

谈谈地方政府在地产经营管理中的意义与作用


近年来,受国家宏观调控政策、市场供求关系以及土地经营管理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部分省市土地资产经营状况愈来来愈严峻,土地经营效益大幅度下降,不仅严重影响了土地出让收入任务的完成,而且也影响了土地市场的健康发展。土地是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是政府可支配的最大的国有资产,只有经营管理好土地,政府才能更好地履行建设和管理城市的职能。加强土地资产经营管理,既是严格执行土地管理法规,科学利用土地资源的客观要求,也是发展土地市场,增加土地收益的现实需要。笔者结合现实情况谈谈地产经营中的地方政府管理的意义和作用。

第一,地方政府的意义和作用主要在于以地产经营来推动地方经济,具体而言,地方政府的职能就是贯...

Read more

土地储备制度对土地市场的影响?


1.土地储备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土地储备制度是指由政府按照法定程序,运用市场机制,按照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通过收回、收购、置换和征用等方式取得土地,直接或进行前期开发后储备,并以公开招标、拍卖方式按需供应土地,调控各类建设用地需求的制度。

土地储备制度最早起源于20世纪80 年代初期的香港。1996年,我国在上海市成立第一家土地收购储备机构——上海市土地发展中心。1997年8月,杭州市成立了杭州市土地储备中心。由于效果比较突出, 1999年在“全国集约用地市场研讨会”上,对杭州市土地储备制度的经验和成果进行了推广。2001年4...

Read more

对我国土地资源安全问题的一些思考


一、   什么是土地资源安全?

土地资源安全可理解为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全部土地资源对其实现可持续发展所具有稳定的供给状态和良好的保障能力,具体可包括三层涵义:

一是数量安全,即土地资源的数量多少,通常用总量和人均水平来反映;

二是质量安全,即维持土地资源具有长期、持续和稳定生产能力的土地质量水平;

三是结构安全,指土地资源数量结构和区域结构的稳定性,土地资源类型多样性是结构稳定性的基础,从而保障人类社会发展对土地资源的多重需求。

 

二、我国土地资源安全出现的问题

我国耕地资源的基本特点是总量有限、人均水平低、后备资源不足。

近年来,耕...

Read more

为什么绿豆价可降,而房价难降


  前段时间诸部委联合治理农产品市场,商贩恐慌出货,短短十几天里,绿豆等价格快速下跌,有人认为中央调查组起到了一定的威慑作用,还有人认为绿豆价格大跌是市场供求必然。

  我们国家没有什么东西收拾不下来,关键在于是真抓实干还是蜻蜓点水,想不想让价格下来,以及找不找理由,想到解放初夕,资本家联合起来哄抬物价的时候,我们的国家领导人是多么坚强,多么鉴定的要把物价维持稳定,结果一切资本家或者说这群人们的敌人都是“纸老虎”,所以说要降低豆价和房价关键在政府有没有这个决心。

  当初“豆你玩”闹得凶的时候,又是价格狂飙,又是“...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