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侯若石

长期从事经济学研究。在北京大学获经济学硕士学位。
曾任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清华大学伟伦特聘教授,清华大学国际问题研究所特聘教授;北京大学东南亚研究所特聘研究员;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世界发展研究所特聘研究员;浙江大学公共管理学院特聘教授。
历任中国国际经济合作协会常务理事,中国法学会世界贸易组织法律研究会常务理事,中国世界经济学会理事,北京大学泰国研究所理事。
国务院有突出贡献专家。
主要研究方向:国际经济关系;各国经济政策和体制比较。
主要作品:福兮祸兮——经济全球化和大众福祉(天津人民出版社,2000年);
突破观念的误区(军事科学出版社,1993年);
战略选择与资源配置(时事出版社,1990年);
机会,还是挑战:发展中国家未来工业化,中信出版社,1990年。

卡扎菲是中国的敌人


  独裁者卡扎菲的毙命,使得世界上热爱自由憎恶专制的人们欢欣鼓舞,但在中国大陆,却有人对老卡之死哭天抢地悲痛欲绝。悲与欢的反差,相映成趣。

  卡扎菲垮台,北约的打击轰炸是外因,但主要是内因所致,即利比亚民众再也无法忍受其蹂躏,因此揭竿而起。央视曾播出一位19岁反卡战士接受采访的画面,女记者问他小小年纪为什么不去读书而来打仗?他回答:“我喜爱足球,我渴望上学读书,但现在我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争取利比亚的自由。等把卡扎菲赶走后,我就去上学”。 这个令人荡气回肠的回答所代表的民意,才是卡扎菲垮台的根本原因。

  作为身处万里之外围观利比亚事态的国人,...

Read more

奥巴马如何使美国重新领导世界


 
 
 
10月22日,鉴于美军将从伊拉克撤出和卡扎菲已死,美国总统奥巴马提出美国重新领导世界。然而,此话所指并非只限于世界政治和军事领域。在世界经济领域,美国同样要继续称霸于国际经济体系。美国国务卿希拉里提出,要在亚太地区“打造适应21世纪要求、具有全面性和高标准的自由贸易协定。”面对国际经济体系的衰落,美国的真实意图是把美国式的亚太经济合作作为样板,重建国际经济体系,从而改变国际经济体系的政策内容、政策目标、参与主体和决策机制。在经济领域,美国重新领导世界,不但对发展中国家政府提出挑战,这些国家的企业生产经营也将面临严峻考...

Read more

调查称中国富裕家庭数量已超过德国英国和法国


中国经济网北京10月9日讯(张美奇)路透社报道说,全球第二大市场调研和咨询公司索福瑞集团(Taylor Nelson Sofres,TNS)新近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除住房之外可支配资产超过10万美元的家庭数量美国几乎是中国和印度的10倍。这项调查结果将减轻美国人对中印经济飞速增长的担忧。调查还发现,全球80%的可支配资产超过10万美元的家庭都居住在西方工业国家。

调查发现,目前中国和印度除住房之外可支配资产超过10万美元的家庭数量分别为300万户左右,而美国则高达3100万户。这意味着虽然经济飞速增长在中国和印度催生了大量超级富豪,但是普通大众的富裕程度并没有显著提高。

这项调查结果...

Read more

“占领华尔街”为何会发生


 
 
 
(本文选自中央电视台外语频道人员培训班讲稿的一部分)
 
917日,一些美国民众在纽约华尔街附近连续举行示威活动,喊出了“占领华尔街”的口号,随后活动扩散到多个城市。106日,在华盛顿自由广场,响起“占领华盛顿特区”的口号。美国民众的矛头明确地指向大企业和政客。有评论说示威的作用不大。这种看法忽视了“占领华尔街”的长远含义。民众表达自己的经济诉求和政治愿望,以切身体验提出朴素口号。从近期因素看,全球金融危机久拖不决,激怒了民众。从长期因素看,民众的口...

Read more

康菲渤海漏油强度远超墨西哥湾事故


从漏油强度上来讲,此次渤海漏油的强度要远远超出墨西哥湾漏油的强度。

中国环境科学院研究员赵章元:墨西哥湾漏油,总共漏油量是折算成我们的重量是62万吨,但是它的面积是152万平方公里。而我们渤海漏油量大概在6万吨左右,但我们的面积只有7.7万平方公里。我们的面积很小,而且渤海是一个封闭性海域,对于我们所谓的污染强度,每一平方公里能够承受多少漏油量?所得的结果墨西哥湾的污染强度应该是每平方公里0.41吨,而渤海漏油强度是每平方公里达到0.84吨,所以我们的强度要超过了墨西哥湾强度的一倍。

按照赵章元研究员的计算,意味着在受污染海域,每平方米海面上有0.84吨油污在海面上漂浮,将会污染整个...

Read more

世界经济失去动力,中国经济走向何方


世界经济失去动力,中国经济走向何方
 
世界经济增长的长期趋势不容乐观。按照传统的经济增长模式,世界经济增长的“黄金时代”不可能再次出现。日本和“亚洲四小”当年享受了世界经济增长的红利,但没能超越美国模式。在世界经济增长动力正在失去之际,中国经济仍能高速增长,人们把拯救世界经济的希望寄托于中国。实现这个愿望的基本条件是抛弃以精英主宰经济的美国模式,建立大众参与的新型经济增长模式。关于这个新模式的描述,请见笔者的新著:《当金钱不再至上》。
 
GDP衡量,20世纪是人类创造物质财富最多的一百年。然而,自20世纪7...

Read more

美国经济为何衰而不败


  美国经济为何衰而不败——兼论中国救助美国的得失

  本文主要观点:尽管身负巨额国债,美国经济仍然处于衰而不败的状态。新兴市场国家、石油输出国,特别是中国购买美国国债,弥补了美国的贸易逆差和财政赤字,是美国经济衰而不败的原因之一。这个行为有利于美国缓解美国宏观经济不平衡,有利于稳定世界经济。但是,对中国而言,救助美国有三个弊端:不利于鼓励居民消费;不利于技术创新,也不利于国际经济金融体系改革。

  美国政府和国会的国债闹剧落幕之后,标准普尔公司立刻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惹来全球金融市场剧烈动荡。面对这个现象,人们议论纷纷,主调是美国经济已经衰败,美元...

Read more

美国经济为何衰而不败——兼论中国救助美国的得失


 
本文主要观点:尽管身负巨额国债,美国经济仍然处于衰而不败的状态。新兴市场国家、石油输出国,特别是中国购买美国国债,弥补了美国的贸易逆差和财政赤字,是美国经济衰而不败的原因之一。这个行为有利于美国缓解美国宏观经济不平衡,有利于稳定世界经济。但是,对中国而言,救助美国有三个弊端:不利于鼓励居民消费;不利于技术创新,也不利于国际经济金融体系改革。
 
美国政府和国会的国债闹剧落幕之后,标准普尔公司立刻下调美国主权信用评级,惹来全球金融市场剧烈动荡。面对这个现象,人们议论纷纷,主调是美国经济已经衰败,美元可能崩溃。奥巴马出面讲话,坚称美国主权信用仍然是AAA级。一场...

Read more

中国模式与布雷顿森林体系


  本文的思路来自朱民担任国际货币基金组织副总裁。

  本文的观点:布雷顿森林体系仍在发挥作用,中国经济发展没有摆脱该体系框架。

  20年前,中国学者开始研究中国崛起的基本条件和国际经济环境。20年后的今天,我们已经让世界面对中国崛起的现实。这个变化太快,也太神奇了。如果以冷静的眼光看待事实,或许会得出不同的认识。基于中国的财富总量增长,关于中国模式和中国地位的讨论持续发酵。近来,朱民因为当上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第四副总裁在媒体走红,再次引发关于中国在国际经济体系地位的讨论,此事是否与中国的经济实力有关?中国会不会因此增强了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发言权,从而改变中国与国际经济体...

Read more

为了民生,控制通货膨胀不动摇


 
       中国经济面对三个困境:第一,扩大流动性易,紧缩流动性难。第二,扩大投资易,增加消费难。第三,刺激增长易,转变经济发展方式难。当下,这三个困境聚聚于一点:通货膨胀。政府承诺通货膨胀是可控的。兑现承诺不是无代价的,更无捷径可走,加息是必须的。当本文发表后不久,央行或许会加息,而人们期望的是为纠正负利率而采取大幅度加息的举措,从而有效控制通货膨胀。
目前,在通货膨胀持续走高、作为主要融资渠道的银行资金紧张的形势下,有人提出了出现滞涨的可能性(见价值中国网,623日)。此人奢谈在中国经济转型期的所谓货币...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