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赵淑清

在日本企业现场工作15年。在日本ALPS电气公司工作。主要负责面向日本在华公司培训员工

管理要看得见而非可视化


 
 

管理要看得见而非可视化

 
 
http://www.wabei.cn  2012-06-08 22:47   来源:《中外管理》 作者:赵淑清
 

人们常说知易而行难,但实际是知更难。

制造业要真正做到精细化管理,一句话,就是要重视现场、重视过程,随时发现现场、过程中的问题,并将这些问题显性化,让一切管理者及员工都“看得见”的问题能够得到及时确认,以提高解决问题的针对性。

在这一过程中,更重要的,是要能把生产现场变为充满活力和创造力、不...

Read more

新的一年都准备好了吗?


  (原创:赵淑清)新的一年都准备好了吗?

  为了好的生存方式,你要给自己设定一个能应对状况变化的目标。 目标设定的价值不清楚,设定目标的认真心情就没有,更不会引起重视。人活着 因为有目标,就会有智谋。 因为有目标,就会让自己成长。 实现目标,需要下苦功夫。无论是成功、还是失败,这个过程是很有趣的。 在工作中制定的目标,一旦实现,如没有新目标的诞生,就会变得无聊。要想常常保持一种有趣味的状态,就要在目标实现的同时、立刻制定新一轮的目标。常常把自己放入实现目标的过程中。从中领会如何做才能让工作有趣、找出好方法。这一点对你的一生都很重要。 我们不妨也学学日本人,这样告诉自己: (1)...

Read more

日本企业实施5S的同时实现了“感动经营”


日本企业的“見える化”,“即我们通俗所说的让问题、异常变成一切员工及管理者们都能“看得见”的东西,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并提高解决问题的针对性。这就是作为日本企业特别是制造企业制胜法宝的“看得见”的管理方式(国内一般译作“可视化”管理,但我认为不够准确,更不够有亲和力,在此忠实于日文原意,作如是译)。

“看得见”的前提是在实施5S的同时实现“感动经营”。

举一个例子:我曾在日本电气企业车载事业部工作时遇到过这样的事。车载事业部是专门生...

Read more

学习日企:从关注客户到关注员工


 学习日企 从关注客户到关注员工

  作者:赵淑清发布日期:2011-7-15 点击数:1157

  在日本企业工作15年终于回国后,我听得最多的管理话题无非在两方面:从老板角度谈,总是谈企业要如何实现利润最大化、要做大、上市,云云;从企业员工角度谈,则很多都在抱怨老板是资本家,表示自己不可能一心一意为其卖命,等等。

  而我在日本企业里,几乎没有听过类似的观点。日本企业中最多、最优先研究的课题之一是:“消费者的期待是什么?”企业在长期的经营过程中总是反复探讨这样的话题,因此他们基本有一个共识——消费者期待企业要...

Read more

日本企业的质量控制


  我在日本企业工作时日本管理者经常给我们讲这样一段话:假如一万个零部件中只有一个是不良产品,总不良率未超过0.01%,应该说是很低了。可是,如果这一个不良产品让客户买去,对这家客户来说,就是100%的不良率。让我们发挥丰富的想象力,如果这一个不良产品用在汽车、飞机或者万吨巨轮上,可能会产生什么后果呢?造成人身伤亡事故,企业能不名誉扫地吗?企业还能继续生存吗?所以说,现场工作人员一丁点儿的疏忽,就可能酿成重大的恶性伤亡事故,这是很可怕的。因此我们优先考虑的就是两个字:质量!这一点坚如磐石、决不动摇!

  能否坚持“质量至上”、始终如一地确保产品质量,这是企业...

Read more

培养员工“认真、踏实地做事”是企业管理者的责任


培养员工“认真、踏实地做事”是企业管理者的责任
                          
有人说:“日本人对工作的认真、踏实”是我们早已实践过的东西,这一套对几乎什么都经历过的中国人不好使了。这话貌似有理,却似是而非。有一个事实我们不得不承认:我们的优良传统或者说国粹...

Read more

对企业来说,应该先造人,后造产品


 对企业来说,应该先造人,后造产品

日本企业管理中对于企业来说,首先先要培养员工。培养员工这比什么都要有忍耐力。缺乏忍耐力、吝惜育人经费的经营者,塑造人几乎是不可能的。

不管社会如何变化,如果能培养出顺应这种变化的人才,企业将永远处于不败之地。
日本很多大的企业,如索尼、松下电器都是从小企业发展到大企业的,其秘诀就是培养员工。
我们都知道,企业成也在人、败也在人。 优秀的、安全的商品生产、创建顾客这些全部要靠员工完成。
所以要想保证产品质量,企业首先要育人。对员工进行教育不只是限制在入厂时的教育,在这之后也要积极的对员工进行心的教育、道德教育。
说得极端一些,知识和...

Read more

团队让我成长


  团队让我成长

  多年来,我对日本企业充满感激,日企给了我很多东西,使我的生命状态发生了“质”的改变,给了我很多的震惊和冲击。同时我也将日本企业的管理细节一一记录了下来,写在的我书里。这就是2009年,我与旅日学者秦大忠博士共同出版了《亲历日本企业管理》一书。

  以前的我,和很多年轻人一样,对工作没有兴趣、愁眉苦脸、眼睛无神、工作是一种无奈,总之一句话,对所从事的工作没有兴趣。而我现在,对工作带有好奇心、挑战心、带着热情和诚意、全身心的投入。每一天都有收获。

  记得松下社长曾这样讲过:你要感激伤害过你的人,因为那是磨练你的心志;你要感激欺...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