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周子勋

现供职中央某经济大报。专注环境问题、宏观经济等领域的信息研究分析。自小热爱书法,糊弄到几个奖项。

货币政策新思路重在盘活存量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6月19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重点研究部署了金融支持经济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的八条政策措施。会议为下一步金融的发展奠定了基调:在当前经济运行总体平稳,但也面临不少困难和挑战的情况下,要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更有力地支持经济转型升级,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

这是李克强总理继十天前在环渤海省份经济工作座谈会上提出“要通过激活货币信贷存量支持实体经济发展”之后,再次提出要“优化金融资源配置,用好增量、盘活存量”,更有力地支持经济转型升级,更好地服务实体经济发展。从金融和货币政策来看...

Read more

经济疲软之下宏观政策何去何从


  近日,5月宏观经济数据陆续公布。如果这种态势延续,今年上半年的中国经济不可能回暖,很可能在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7.7%的背景下,进一步放缓至7.5%左右。

  笔者以为,目前有几个问题需要格外注意:一是净出口对中国经济增长的实质贡献可能显著减小。中国需要真正的出口,需要有创新、有产业升级的出口。二是5月外汇占款增量明显减少暗示热钱涌入放缓。中国未来几年面临的真正威胁不是资本的流入,而是大规模的资本外流,巨大的资本外流可能导致类似东南亚金融危机等风险,对此市场应提高警惕,未雨绸缪。三是PPI降幅扩大说明产能过剩问题仍旧是制约我国经济发展的一大问题。

  中国经济显示出的疲软态...

Read more

中国经济正面临空前的“财政焦虑”


  面对财政收入下降,而财政支出则保持近乎刚性的较快速度增长的局面,保财税将成为政府的一项硬举措。而从短期看,并没有特效药,这是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要面对的艰难转变。从中长期看,最根本的解决办法,或许是有关专家提出的“后土地经济”,这想必是中国经济真正可持续的出路。

  在国家统计局公布了低迷的4月经济数据时,财政部发布的4月财政收支情况也很不理想。4月,全国公共财政收入11431亿元,比去年同月增加657亿元,增长6.1%。其中,中央财政收入5357亿元,同比下降2.2%;地方财政收入(本级)6074亿元,同比增长14.7%。财政收入中的税收收入10169亿...

Read more

欧元区降息加大了我国货币政策调控难度


  欧洲央行5月2日决定将欧元区主导利率调降25个基点至0.5%的历史新低,还将边际贷款利率下调50个基点至1.0%,存款利率保持为零不变。欧元区此次降息将为欧元区银行每年减少约25亿欧元的融资成本,但能否真正推动实体经济复苏,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近期公布的一系列疲弱经济数据,显示欧元区经济面临严重下行风险,并正危及德、法等欧元区核心国家。来自欧盟统计局4月30日公布的数据显示,欧元区CPI从3月的1.7%进一步下跌至4月的1.2%,不及市场预期的1.6%,并创3年来的最低值。在此之前,2010年2月的CPI由1.5%跌至1%。另外,欧元区3月失业率升至12.1%的新高,失业人...

Read more

经济政策调控面临转变


  经济下行风险正在加大,中国经济发展方式正在深刻变化。5月1日,4月份中国制造业PMI自上月的50.9降至50.6。该指数意外回落,新订单、库存等多项指数均下降,出口订单降至荣枯线下方,显示制造业需求仍面临压力,与稍早公布的汇丰PMI初值一道证实中国经济复苏乏力。

  当前经济形势的不乐观态势已经引起决策层高度重视。4月25日,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主持召开中央政治局常务委员会会议,研究当前经济形势和经济工作。

  对于世界经济和国内经济的现状,中央的判断是“两个动力不足”世界经济增长动力不足,国内经济增长动力仍需增强。基于这样的经济形势判断,此次会议...

Read more

政策微调概率在悄然增大


  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上周主持召开的国务院常务会议,透露出两个值得格外关注的信号。一是一季度经济乏力使得中央有可能将目前的重点工作放在应对经济增长乏力上来;二是鉴于经济决策环境变得更加复杂,宏观政策下一步的调整将会更加谨慎。

  一季度中国经济走势让市场有些意外。从工业增加值、投资、消费、用电量等多项数据来看,经济复苏较为虚弱。比如,赖以支撑经济的固定资产投资,首季只有20.9%的增幅,较1至2月的21.2%为低;零售消费数据在首季只有12.4%增速,远低于去年的14.3%,显示消费仍难担当支撑经济大旗。而结合此前发布的货币数据来看,高流动性与创纪录的社会融资规模并没有很好地撑起中国...

Read more

宏观经济政策微调概率增大


  4月17日,国务院总理李克强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这次会议既是对前一阶段经济运行的总结,也是为下一阶段经济决策做部署。结合一季度经济数据和这次会议透露的信息,笔者认为,有两个信号值得关注:一是一季度经济乏力使得中央将目前的重点工作可能放在应对中国经济增长乏力上来。二是中央的决策环境更加复杂,如何调整下一步的宏观政策变得更加谨慎。

  今年一季度中国经济增长的情况让市场有些意外,一季度GDP同比只增长7.7%。事实上,从工业增加值、投资、消费、用电量等多项数据来看,中国经济的复苏较为虚弱。结合此前发布的货币数据,高流动性与创纪录的社会融资规模并没有很好地撑起中国的经济增长,反倒...

Read more

广义货币破百万亿凸显当前经济矛盾


  央行的最新统计数据显示,3月人民币贷款增加1.06万亿,同比多增515亿,截至3月末,中国广义货币供应量(M2)余额首次突破100万亿大关,达103.61万亿元,同比增长15.7%。透过广义货币供应余额过百万亿以及3月信贷余额超市场预期的增速现象,凸显的是目前国内经济发展的结构性矛盾,比如对未来物价管理的难度,有可能导致的人民币单边升值、进而带来国际热钱的流入等等。

  与今年政府将M2预期增长目标拟定为13%左右相比,广义货币供应量持续超市场预期增长将使控制今年信贷投放量及货币供应增速的难度加大,对于央行的通胀管理也将带来巨大挑战。更始料不及的是,信贷数据以及货币供应量增速保...

Read more

海外消费如何留在国内


  联合国世界旅游组织日前发表声明说,中国人2012年在海外旅游消费额达1020亿美元,创下历史纪录,同时比2011年的730亿美元海外旅游消费额增长了40%。自此,中国已超越美国等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国际旅游消费国。

  有两大因素促进了中国人的海外消费:一是中国出境旅游人数持续增长,而不论因公出国还是因私出国人群,都有比较高的海外消费行为;二是中国国内食品安全、环境污染问题依然严重,这导致国内很多消费转移至国外(奶粉代购就是其中的一个典型)。曾有旅游研究机构统计,中国高端旅游市场80%的客人来自华东、华北地区,人均消费接近10万元。

  不可否认,中国正在向消费型社会转型,...

Read more

唱空中国只是一厢情愿


  目前的中国经济形势异常复杂,一方面近期的一系列经济数据表明中国经济复苏仍不牢固,复苏步伐有待确认;另一方面通胀反弹预期越来越强,受城镇化步伐加快将推高钢铁水泥价格、国际范围内货币宽松加大输入性通胀压力以及猪瘟影响猪肉价格等因素影响,新一轮价格上涨周期已经形成。2月份CPI呈现出反弹迹象,考虑到从去年底以来流动性的宽松态势和央行巨大的货币存量,业界无不警惕随时复发的通胀风险。

  值得注意的是,出于对中国经济放缓的堪忧,唱空中国经济的外来声音越来越多。摩根大通3月18日发布研究报告称,将中国股市的评级降至“减持”。摩根大通首席亚洲和新兴市场分析师莫瓦特在报...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