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余年前初访中国大陆时,深感其未来区域经济辐射力,曾杜撰新词“筷子经济圈”,意味其影响力将随着筷子的分布轨迹前进。
原因无它,西方文明大浪淘沙,淘尽了东方的服饰、建筑、曲乐、美术,甚至语言、政体,但即使它威力再大,再过千年也淘不掉人们吃饭时手中握的那两根细枝。筷子现象背后隐藏的生命力及传播逻辑,必然有其千古不变的道理。
今日中国经济体量巨大,其荣衰固然影响全球,然而真正与它“一荣俱荣、一损俱损”的,还是那些日常使用筷子的区域。凡是使用筷子的地方,都落入“筷子经济圈”之中;它并不是一个单纯的地...
作者文章归档:周仲庚

中国企业缺乏世界观
请容许我先做一个概念区分。在中国制造的产品是否已经全球化?毋庸置疑,它甚至已经 “横行”全世界!那么,中国的商业是否已经进入世界?人们大概会挠挠头,迟疑一下,然后说,好像还没有。
日本的商业是否已经全球化?美国的商业是否已经全球化?Yes!
肯定的“Yes”,和迟疑的“No”,两者之间的问题本质是什么?我们不是已经有了联想买下IBM的PC渠道品牌,吉利买下沃尔沃轿车渠道品牌了吗?难道海尔不是已经在美国设厂并成功打入美国市场了吗?中投公司不是刚刚拿下摩根士丹利超过10%的股权了吗?
尽...
企业发展应重视内部引擎
一群以“买卖”理念起家的猎手,早期靠外部成长引擎发家,现面临猎物稀少的局面,国有背景者形成集团狩猎,民营企业被迫游击狩猎,却谁也不愿转向内部成长引擎,谁先转谁先死?
曾经做过一位私营集团创始人的顾问,他的集团营业额在10年之内,从微不足道一路高歌到超过每年10亿美元。虽有如此傲人业绩,但他的下属苦不堪言,因为这位老板,每两三年就会进行一场转型,力度之大,总让员工措手不及。他在公司会议中的口头禅之一是:企业的成长引擎不能停,无效的加速也比失速好。
他知道,在他的经营模式下,放慢速度进行盘整,再提速就困难了!用一句最近流行的话来形容,他从来就不...
成长的猎手 消失的猎物
曾经做过一位私营集团创始人的顾问,他的集团营业额在10年之内,从微不足道一路高歌到超过每年10亿美元。虽有如此傲人业绩,但他的下属苦不堪言,因为这位老板,每两三年就会进行一场转型,力度之大,总让员工措手不及。他在公司会议中的口头禅之一是:企业的成长引擎不能停,无效的加速也比失速好。
他知道,在他的经营模式下,放慢速度进行盘整,再提速就困难了!用一句最近流行的话来形容,他从来就不停下脚步等待员工的灵魂。
如此多年下来,还能够留在他身边的高管,都是一群天性上看不到成长引擎就焦虑、忽视利润、忽视管理细节的冲刺高手,那些看重利润率、企图持续改善管理流程的人,在他的企业里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