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符国群

现任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先后获武汉大学经济学博士学位和英国Aston大学管理学博士学位。曾任武汉大学工商管理系主任、武汉大学学位委员会委员、湖北省人大常委会委员。主要研究领域为消费者行为、品牌管理和市场营销模型。著有《消费者行为学》《商标资产研究》《商标管理》等多部著作,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五十余篇。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和国际合作研究项目8项,企业委托项目多项。曾获武汉大学十大杰出青年、湖北省优秀教师、霍英东教育基金会优秀教师等称号,有多项学术成果获武汉大学和湖北省奖励。
研究领域
品牌管理
消费者满意与不满
消费者决策过程
顾客选择模型

从消费者本身特性看品牌忠诚的成因


  品牌忠诚是指消费者对某一品牌具有特别偏好和在较长时间里重复选择该品牌的倾向。在牙膏、香烟、啤酒、香波、香皂等领域,消费者的品牌忠诚度特别高。从外在形式上看,品牌忠诚与消费者由于经常使用某一个或某几个品牌而形成的习惯性购买并无二致,因为后者也表现为重复选择某一个或极少数几个品牌。然而,品牌忠诚是以消费者对该品牌的偏好为基础,而习惯性购买则可能是基于其它的原因如消费者本身的“惰性”、购买时的便利性使然,因此,两者仍存在根本性区别。举例来说,一个对“可口可乐”很忠诚的消费者,如果发现在某一商店该品牌已脱销,他或她很可能会转向邻近的商店购得该产...

Read more

营销的未来:在“人文”和“科学”之间取得平衡?


  “人文”和“科学”的失衡,是当代社会存在的突出问题。然而,在营销领域,其表现形式又有其与学科发展相联系的特点。我认为,存在两种类型的失衡:在营销实践领域,人文、艺术思维居于主导地位,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的作用没有得到应有的彰显;在营销学术领域,存在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占主导,人文知识和人文研究方法被边缘化的趋势。对此,营销学术界和实践界应携起手来,共同应对挑战。

  “人文”和“科学”失衡及后果

  最近看了菲利普 ·科特勒的新着《营销革命3.0—从产品到...

Read more

中国家居企业如何打造品牌


  现在可以说有一种品牌化的趋势,就是传统上不用品牌的产品,比如像大米、蔬菜、水果、原料,现在都在用品牌。企业打造品牌,要承担两项基本的责任,一个就是保持产品品质的稳定,品牌最核心的就是所谓的一致性。第二个,就是要传递产品的信息,就是所谓的符号、或者说信誉的传递,这两方面都需要大量地投入。为什么企业愿意投入大量的资源来发展品牌?背后的根本原因就是品牌能够给最终的用户创造价值,品牌主要是通过三种方式为最终用户创造价值。

  第一种,就是所谓的品质或者信誉的保证机制。我们知道在市场上存在一个所谓的信息不对称,买方知道的信息比卖方要少。在信息不对称的情况下,企业有可能产生机会主义的倾向,...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