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高名潞

艺术评论家、美国匹兹堡大学艺术史教授

文化身份与个人身份


  在与一些艺术家讨论时,经常会谈到当代艺术中一个不可回避的问题:在全球化浪潮席卷的今天,艺术家如何在全球与地域的相关性中自处。换句话说,身处一个信息迅速传播、信息源走向个人化从而使得信息量急剧膨胀的世界,艺术家往往感到一种定位和方位的迷失,即是说,由于信息源与信息量的膨胀,人们在不同文化背景下的交流变得不那么复杂和艰难,网络的语言愈来愈呈现一种前所未有的普适性或称世界性,我们会问,我们今天到底是一个“世界公民”,还是仍处于特定地域/地缘的个人?接下来的问题似乎应该是,有没有一种普泛的“世界文化身份”,或者艺术家的“文化身份&r...

Read more

当代艺术资本、产业与体制


  21世纪的中国似乎面临着西方一个多世纪前的相同问题:即艺术的资本化、产业化和产品化的问题,它甚至比西方任何时期都更为严重。西方对“文化工业”(Cultural Industry,我们翻译为艺术产业)的批判已近一个世纪。在艺术实践方面,波德莱尔、杜桑和六七十年代的观念主义多次对文化工业及其体制进行了批判。然而,中国的文化产业化才刚刚开始不到10年,而且还在蓬勃发展阶段,根本谈不到批判和反省。所以,目前它给中国当代艺术带来的诸多弊端——在价值观上的资本化,在美学方面的平面化、时尚化、媚俗化,在行为运作方面的江湖化都是不可避免的。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