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耳熟能详的概念,如果深究下去,往往会觉得很陌生。“民生”就是如此。3月5日,发改委主任张平表示,2012年中央公共财政基建投资将有2/3投向“民生”;3月6日,财政部部长谢旭人表示,2011年与“民生”直接和密切相关的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2/3左右。
这两个2/3,听起来相当振奋人心,但与人们的实际感受有些偏差。问题在于对于“民生”的定义模糊不清,特别是,近几年频频被官方提及的“民生财政”,其定义也是模糊不清。假“民...
作者文章归档:崔宇
一个耳熟能详的概念,如果深究下去,往往会觉得很陌生。“民生”就是如此。3月5日,发改委主任张平表示,2012年中央公共财政基建投资将有2/3投向“民生”;3月6日,财政部部长谢旭人表示,2011年与“民生”直接和密切相关的支出占全国财政支出的2/3左右。
3月5日,在十一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开幕会上,温家宝作了其任期内的第九个也是倒数第二个《政府工作报告》。2012年《政府工作报告》给人印象最深的部分是“深入推进重点领域改革”。此前在全国政协十一届五次会议新闻发布会上,大会发言人赵启正也曾对记者表示:“重温邓小平的南巡讲话,回顾90年代初到现在的历程,使我们懂得,深化改革的时机到了,我们会继续坚定地前进。”
2月10日,中国央行公布的1月份金融数据显示,M1同比增速降至3.1%,达到历史新低,M2同比增速降至12.4%,已经低于2008年金融危机期间的水平。同时,1月份新增贷款仅增加7381亿元,不仅低于市场预期,而且也是2008年以来的最低水平。
从短期来看,由于2011年实行了以不断上调存款准备金率为主的略显过度的货币紧缩措施,中国货币高速增长的步伐确实慢了下来;从中长期来看,中金公司在《盛宴难再:货币长周期的逻辑》的报告中给出了预测,由于人口红利和制度红利的变化,中国货币增速或许将出现趋势性下降。如果这一判断成立,那么,“过去10年泡沫化程度较高的风险资产,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