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洪平凡

经济学博士(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管理决策科学与计算机科学硕士(上海交通大学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合办)   1974-1976 于河南郑州高中毕业后在江苏如皋吴窑插队劳动   1976-1980无锡轻工业学院(工农兵学员) 纺织工程专业学习,1980年毕业后留校任教   1981-1983 上海交通大学 管理决策科学与计算机科学硕士班(上海交通大学和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合办)获硕士学位   1983-1985 国家计委预测中心工作, 从事经济模型,预测分析,推广计算机在国家计委计划工作中应用   1985 获世界银行麦克那马拉奖学金(中国首位), 赴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经济系深造   1985-1989 美国宾夕法尼亚大学经济系博士生, 师从1980年度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克莱因教授,主攻计量经济与国际经济,并作为克莱因教授的助手参加了“世界经济模型连接”的课题。期间与中国国家计委和中国社会科学院的同行一起将中国宏观经济计量模型首次与世界经济模型连接并用于经济预测和政策模拟。   1989年7月至今 受聘于联合国经济与社会事务部,相继担任副经济专员、经济专员,高级经济事务专员

中国经济未必面临“刘易斯”拐点


  日前,在哥伦比亚大学第5次“中国商业论坛”上,宏观问题组一位美国分析人士认为,近两年来,一些沿海地区出现了“民工荒”,民工的工资也大幅度上升,表明中国劳动力市场已经面临“刘易斯”拐点,意味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时代已经结束。

  作为同组的发言人之一,我表示不同意中国劳动力市场已经面临“刘易斯”拐点。以下是本人的观点(会后有所补充)。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阿瑟·刘易斯在上一世纪50内代提出“二元经济”发展模式,认为,经济发展是剩余劳动力从传...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