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李向平

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发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华东师范大学宗教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中国宗教学会学会理事,上海市宗教学会副会长。

当代中国的民间信仰


 

  改革开放以来,正式的宗教活动逐渐复苏,民间信仰也日渐活跃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但我们对它的认识并不充分。华东师范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宗教与社会研究中心主任李向平近年来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民间信仰研究》,从信仰社会学视角与田野调查出发,对当代中国的宗教和信仰问题有持续的研究。在他看来,当下社会城镇化加速,民间信仰及其信仰方式呈现了很大的变化。

  民间信仰与正统宗教是如何区分的?有些正统宗教在起源上也是民间信仰,为什么后来有的演变成了正统宗教,有的没有?

  李向平:民间信仰与正统宗教的区分,古已有之而当代沿袭。中国历史上区别为正祀和淫祀,当代则是合法与不合法...

Read more

“信仰缺失”,还是“社会缺席”?


 ——兼论社会治理与信仰方式私人化的关系

当代中国有没有严格的社会学意义上的“社会”,是否存在与国家对应甚至与市场独立的“社会”领域?传统的“天下”家国体制、近现代的民族与革命、当代的国家与经济,种种关系结构之间,似难窥见一个完整的“社会”空间。八十年代之前的中国,阶级斗争为纲,行政权力淹没了社会。晚近几年才提出的“社会建设”及其“社会治理”等主张,恰好说明了中国文明的当代变迁,长期处于一种社会亟需上位的状态,...

Read more

转型中国的信仰与秩序


  核心提示:在继续强调政治意识形态主导性地位的同时,如何把社会制度的改革与完善,从以意识形态信仰为政治基础,转变为以宪法为权力合法性基础、以信仰为社会公共资源,这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

  当代中国社会的改革开放,正面临一个巨大的再转型、再变迁。国家权力、经济发展、社会运作等模式,均需一个更深入的改革与开放。在此背景下,不同社会力量都在寻找各种思想资源,以论证自身的改革话语—有向中国传统寻找思想资源的,一些人诉诸“新民主主义”,另一些人诉诸传统的“儒家宪政主义”;向西方寻求思想资源的群体更多,包括民主派、经济自由主义...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