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刘霞

第一财经日报 记者

新能源车政策“加码”商业模式坚冰难破


  虽然国家已针对新能源汽车未来十年的发展出台了提纲挈领的规划,但这块细分市场眼下仍处于静止状态,为了尽快摆脱这种尴尬,在18日北京举行的“2012中国国际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与合作高峰论坛”上,工信部负责人表态,还会研究更加实在的政策措施。

“将这些政策措施体系化,是各政府部门接下来的主要工作。”工信部装备制造司司长张相木称。

  新政策集中释放

10月18日,工信部网站上公布了《关于组织开展新能源汽车产业技术创新工程的通知》(下称《通知》),拉开了政策推手继续发力的序幕。

《通知》中称,中央财政将从节能减排专项资金...

Read more

品牌高溢价离我们还有多远?


  抛去产品技术、生产工艺等硬实力,我国自主品牌汽车与国外汽车品牌最显而易见的差距,当数品牌差距带来的溢价效应。

  不可忽视的现状是,由于国外一些知名汽车品牌长年来在汽车产业中的良好口碑,其品牌溢价效应明显强于我国正在成长中的自主汽车品牌。

  汽车产业如何解决并且何时能够跨越这一软实力的“鸿沟”,是中国汽车工业能否成功转型的一条必由之路。

  品牌溢价力不足

  在汽车市场搏击数年的中国自主品牌汽车企业掌门人,无一不为国产汽车品牌溢价效应弱而叹息。江淮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安进向媒体坦言,“由于品牌的问题,我们的溢价能力很弱...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