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张季风

中国社会科学院日本研究所经济室主任、研究员

日本如何处置僵尸企业


  20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崩溃之后,房地产价格与股票价格迅速跌落,一些企业背负上沉重的债务负担,影响了企业的主营业务,只能依靠银行的持续贷款维持经营。僵尸企业数量大幅增加,致使日本银行系统的不良贷款数量持续上升,对金融系统稳定造成沉重打击,并对日本的产业升级转换造成不利影响,僵尸企业成为阻碍日本经济走出长期低迷的一大难题。

  但在2003年之前,日本政府对处置泡沫经济的后果并不积极,寄希望于通过市场的力量解决。2003年,日本政府设立“产业再生机构”,创立“官民合作”解决僵尸企业问题的新模式,在解决日...

Read more

日本经济真的失去了20年吗


 自上世纪90年代日本泡沫经济崩溃以来,就一直有“日本经济失去了二十年”的说法。在中国,受中日政治关系恶化以及两国国民感情恶化等影响,从媒体到学者、官员等也或多或少持此看法。笔者认为,这种看法对日本经济存在一定的误读,而这些误读有可能影响到我们对日政策的判断。

“失去了二十年”是一个伪命题

上世纪90年代末,日本经济“失去了十年”的提法开始见诸报端,到了2010年前后日本经济仍无起色,又有媒体提出日本经济“失去了二十年”。显然,“失去了二十年”是&ldqu...

Read more

日本对外“哭穷”“哭穷”是一贯的


  摘要:从过去看,泡沫经济崩溃后,日本长期低迷。20世纪90年代末,日本经济“失去了十年”。到21世纪第二个十年,日本经济仍无起色,“失去的二十年”似已深入人心,其实,“失去的三十年”正接踵而来。

  随着上世纪90年代初日本“泡沫经济”的崩溃,其经济发展长期低迷。此外,过去日本“走马灯”似的政坛更是对日本经济长远发展影响甚巨。安倍晋三当选日本首相以来,日本政府为促进经济发展提出的政策可谓花样翻新,而近期,一些向好的经济指标似乎也预示着日本经济有回暖迹象。

  那...

Read more

中日经贸飞跃难掩问题重重


  中国加入WTO后,中日经济合作关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但十年来,两国经贸关系的“健康”发展也难掩其中的问题。

  中日两国经贸历来密切。1972年两国邦交正常化之前,贸易关系就已有一定程度的发展。近40年来,尽管两国政治关系、外交关系风风雨雨,但经贸关系却基本保持了平稳健康发展。

  1979年至2008年的30年中,中日经贸合作主要有三大支柱:一是双边贸易;二是日本对华的直接投资,后来也包括中国对日投资;三是日本对华ODA(政府开发援助项目)。在中国加入WTO之前,三者并驾,发展总体良好。

  2001年中国加入WTO后,中日经贸关系出现...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