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方鸿强

1982年7月,毕业于西安冶金建筑学院(现名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工业与民用建筑专业,国家一级注册结构工程师,一直从事工业与民用建筑的设计,咨询,科研和技术管理工作,先后主持和承担完成了数百项国家或者省部级重大重点项目的设计、咨询与研究工作(其中:荣获国家优秀工程设计金质奖1项,铜质奖项1项,部和省级奖7项。)先后在国内外公开发表学术论文50余篇(其中16篇荣获浙江省和杭州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先后荣获“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30周年突出贡献者”、“浙江省钢结构行业十佳总工程师”、“浙江省优秀科技咨询工作者”和“浙江省优秀科普志愿者”等光荣称号。
      浙江省钢结构行业协会会长、钢结构设计专业委员会主任;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建筑钢结构委员会副主任、中国建筑金属结构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钢结构协会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协决策咨询专家;浙江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科学技术委员会钢结构及产业专业委员会委员、建筑工程灾害防治专业委员会委员;浙江省能源研究会建筑节能专业委员会副主任;杭州结构与地基处理研究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建筑结构专业委员会副主任、绿色建筑与设计综合技术专业委员副主任。杭州全民科学素质建设志愿者服务队副队长。核心期刊《空间结构》杂志编委等社会职务。

与建筑业结盟:钢铁业脱困之路


  “中国钢铁行业实现利润水平已经极低并处于亏损边缘,如果扣除投资收益,钢铁主业实际处于亏损状态”。这是中国钢铁工业协会常务副会长兼秘书长张长富日前透露的。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统计数据显示:今年第一季度,我国重点大中型钢铁企业累计亏损10.34亿元,由钢铁生产主业亏损变为行业亏损。有资料显示:2011年我国的钢产量已占全世界钢产量的45.5%,连续15年蝉联世界第一,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一的产钢大国。如何有效地解决钢铁产能过剩和库存积压,通过经济转型升级,以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是目前我国社会各界普遍关心和急需解决的重要课题。

  结盟:是可持续发展的需要
...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