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向隽

向隽,资深媒体记者,文化边缘研究者,当代艺术批评者,现在中央电视台某纪录片栏目做编导。出版有《极色》、《小巷无雨》、《巅峰——中国奥运冠军录》等数种读物。 我的邮箱 [email protected] 我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xj007

希望重新燃起:国旗为死难的百姓而降


 

 

国家第一次为汶川大地震遇难者设立哀悼日
第一次的感受是了不起的转折

真真正正把老百姓的生命装在心中
多难兴邦的古语

让我愿意说出今日的体验
中国是最有希望的国家

因为人们终于明白了
中国人是一家

 

我支持把全国哀悼日制度化

让每一个中国人记住这一天的惨痛

警觉国家珍惜日常生活

警示环境与生命的共存关系

常怀爱心

警示公务员们牢记百姓苍生

警示祖国的安危

 

   在黑色的哀悼日我感到希望的存在,自从差不多十七年的历史的裂变,大多数中国人已经开始变得低级世俗,追逐的不再是高尚的人格生存,已经对社...

Read more

韦艺和:我与竹子关系很好


 与狼共舞,是一种恐惧与冒险俱在的生存写照。与竹共舞,是一种徜徉于自然造化之中的审美境界。古今中外为竹作画者大有人在,尤以我国以墨画竹为盛。史料有记,墨竹始于五代,北宋时期就出现了文同、苏轼画竹大家,到元代取竹作画风行,画家中善画竹者几近半数,而清代又出了画竹高手郑板桥。历数美术史不难看出,因竹得名的画家不胜枚举,可是坚持一生为竹写照,并且能够与竹共舞的就不多见了,韦艺和就是这样的一个画家。 

熟悉他的朋友,常见远道而来的客人登门向韦艺和求画,每次客人甚至国家领导人总是希望得到他的写意竹子,而韦艺和也十分乐意把他的竹子拿给大家欣赏。韵味精到传神的竹子一幅幅展现在人们的眼前,或...

Read more

中国忠义传统文化促进会践行“忠义”为美的中国梦


 

 

以契约精神践行“忠义”为美的中国梦

——中国忠义传统文化传播促进会将启动四个忠义板块的建构

 

  (北京讯 记者静静 张雅楠 陶英 子东)在社会呼唤互信互爱,抵制背信弃义、坑蒙拐骗等违背诚信的不良行为时,“忠义”文化重新受到广泛的关注。提到“忠义”,人们自然会想到关羽关云长在三国群雄中横空出世的故事,这个“忠义仁勇信” 的关公已然成为中国人最尊崇的品格象征,而“忠义”的现实性也未被忽略,日前,如何...

Read more

一苇渡天下


 

 

 

一苇渡天下

——画家张云海的芦苇系列及艺变

                    向隽

 

  (原刊于《艺术世界》2014总第64期)一些画家的成长过程,常常会有两个方面的变化,一是由原来多种题材的绘画,会逐渐把兴趣聚焦于某一类物像的挥洒;二是表现形式和手法,会由某个画种演变到另一个门类,或者,是朝着相反的方向转变。这里有艺术趣味扭转的原因,也会是思想情感发生了变化,当然,还可能有更不寻常的由来,而其结果不一定都是理想的变局,有的画家在变化中确实得到了一回价值提升,有的反而艺术水平出现今不如昔...

Read more

评曾醉的禅意油画


 

非偶像的达摩意象及禅境呈现

——曾醉油画中国元素与点题形象比例的审美选择策略

向隽

  (原刊于《中国贸易报》艺术周刊20131213日 星期五)曾醉的油画以禅意画为多,尤以所画的达摩为媒体和藏家纷纷喜见,他笔下的达摩完全不同于那些专事绘画佛像或者抄写心经金刚经之类的劳作,在他们那里佛像充满了偌大的画面,有许多还绘画了佛光,并且光芒万丈的,我感到奇怪,为什么非要选择超大的画幅来画或者书写这个题材呢?文革期间的领袖画像到是这么干的,那是要全国人民都能够感动于画面人物的伟大,而今,却不知道这些画者或者书者是在表达...

Read more

陈丹青问得好:当今为什么成就不了徐悲鸿


 

问得好!当时美术界各路英雄好汉全买徐悲鸿的帐——今天全国各省找得到这样爱惜人才、慨然作主、亲自拍板、从善如流的军政长官与教育长官吗?全国各校找得到这样胸襟开阔、人脉遍在、资望超群的伯乐教授吗?全国各地找得到这样一呼百应的精英群体吗?
 
陈丹青:当今成就不了徐悲鸿
 
陈丹青在南京师范大学艺术学院徐悲鸿艺术研讨会发言:这次会议的议题很有意思,也很“恶毒”,不知道是谁想出来的——“如何成就大师?”答案很简单,只有四个字,但我不敢说。我只敢把议题的意思反...

Read more

纪念抗美援朝及朝鲜祖国解放战争胜利60周年艺术展呼唤精神价值的重塑


纪念抗美援朝及朝鲜祖国解放战争胜利60周年艺术展在京开幕

 

   (北京讯 记者张雅楠 子东报道)7月27日是备受世界关注的朝鲜战争停战协定签字60周年纪念日,为纪念朝鲜祖国解放战争胜利,缅怀抗美援朝英烈,增进中朝人民之间的传统友谊,祈福世界和平,2013年7月27日,《庆祝7·27美术作品综合展》——纪念抗美援朝及中朝人民友谊的系列艺术活动在北京市著名的798艺术区朝鲜万寿台创作社美术馆隆重开幕。
   艺术展集中展出了中国和朝鲜两国艺术家精心创作的近百件艺术作品,朝鲜参展的艺术家为:柳河律、杨润丰、郑希进、高秀真、金圣民、金...

Read more

马祝平先生——一位值得尊敬的书法家


 


     马祝平先生,中国书法家协会创会时期的第一批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书法精研魏晋以来各种碑帖,并由此上溯书法古源,认真关注考古发现领域所问世的上古金文、竹简等文献,早在八十年代就曾出访日本,与日本书法家热情进行书法艺术交流,多年来,他的书法作品被国内外机构和个人收藏。

  书法家马祝平为人谦逊开朗,并善于把曾经饱尝的沧桑人生感受化入自己的书法艺术之中。马祝平先生在书法艺术的探讨上不拘陈规陋习,从书斋走向广阔的社会生活,长期以来,他先后深入到散落在大江南北之间的名山大川观摩古人留下来的书法刻石以及留存下来的旧帖,早年就曾经在大西北进行古代书法遗...

Read more

冯驩有何本钱大唱“长铗归来乎”



冯驩有何本钱大唱“长铗归来乎”


         冯驩的故事之一
     春秋战国时代,各国重臣都以门下拥有许多食客为荣,较为人知的是所谓“战国四公子”的齐国孟尝君、楚国春生君、卫国信陵君与赵国平原君。而其中以孟尝君最为著名,他门下的食客,人数多达数千人。
     据说,每当他与新来的食客说话时,必令部下在帐帷之后笔录谈话要点,或将其眼神、态度、举止详细记下并作评分...

Read more

山东画院挂牌了 打造“齐鲁画派”


山东画院新任院长孔维克主持会议

 

转自中国艺术品交易网【本网讯记者向子东 阿敏  汶南】2011115山东画院挂牌暨山东美术创作研讨会在济南隆重召开,山东画院新任院长孔维克主持会议,中国美协副主席、中国国家画院院长杨晓阳,山东省委宣传部副部长、省文化厅党组书记徐向红,省委宣传部副部长刘为民,山东省文联名誉主席、山东美协名誉主席、原山东画院院长刘宝纯,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聂宏刚、省文联党组书记于钦彦,省文化厅副厅长李宗伟、省美协主席张志民等领导出席。刘大为亲笔为山东画院题写了院名,杨晓阳、徐向红、刘为民、刘宝纯共同为山东画院揭牌。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