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向隽

向隽,资深媒体记者,文化边缘研究者,当代艺术批评者,现在中央电视台某纪录片栏目做编导。出版有《极色》、《小巷无雨》、《巅峰——中国奥运冠军录》等数种读物。 我的邮箱 [email protected] 我的新浪博客 http://blog.sina.com.cn/xj007

当谎言面对《生死豪情》


 

图片摄影:向隽摄于2008宋庄当代艺术节

 

 

当谎言面对《生死豪情》

 

——再看《生死豪情》时才想起影评人是否在场

 

不知道为什么《生死豪情》成为一部被我们国内影评界忽略的影片?沿着这个线索我想到,一些趴在媒体的脏台子上混事儿的影评家对国产电影的指责,批评中国电影不够娱乐,我认为丫电影已经够娱乐的了,娱乐到除了娱乐,已经没有什么东西。

影评的意义是为了炫耀出奇魔幻的电影科技吗?是为了赞美所谓高明的影像艺术吗?是为了追逐悬念迭起的故事快感吗?看到那些所谓的影评家在喋喋不休地卖弄自己的...

Read more

谢晋——中国第三代导演的黄金谢幕


 

谢晋——中国第三代导演的黄金谢幕 
 

  新华社记者援引向隽先生的评论指出:谢晋的作品是世界看中国的“后窗”。
  向隽在《不确定的文化教父》中指出:
  我们应该看到,在世界电影人物长廊上,国产电影为人类留下的“人”,能够称得上沉甸甸的人物形象实在太少,而谢晋电影中的胡玉音(《芙蓉镇》)、宋薇(《天云山传奇》),还是值得今天甚至明天评说的,她们是具有人性魅力的形象,并且内在景观丰富复杂,这也是“谢晋时代”的“高峰人物”。
...

Read more

谢晋——现代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终结者


 

 

 

谢晋——现代中国现实主义电影的终结者

 

早在20031121日,谢晋80岁生日的时候,祝贺他的人们就给他送了几顶大高帽:中国电影界的“泰山”、新中国电影的拓荒者、用电影记录时代转变的现实主义大师。谢晋没有拒绝,而且他还领受了来自海内外的如下盛情:作为1949年以来,中国最有影响力的导演艺术家,谢晋被选为全国政协常委,在国外,他还曾出任美国电影艺术与科学学院委员、美国电影导演工会会员,并曾被聘请为威尼斯国际电影节、东京国际电影节等国际著名电影节的评委。

谢晋不需要谦让,...

Read more

怎样让读者走火入魔


 

 

图片摄影:向 隽

摄自2008年秋山东聊城葫芦文化节

 

怎样让读者走火入魔

 

文学太像假冒文学

媒体有点儿太像伪劣消费爱好者

     活口人气太要命

一幅画一本书

太容易的向隽心得

是谁在还在思考语言的传记

——题记

2008-10-10   02210547

 

今天我不想画你

 

对着屈原画你

我的宣纸一片浩荡预言在隐现

对着蒲松龄画你

我的墨池有红色血性游离如丝

对着马克思画你

我的股市掀翻今天霸权政治的老底

对...

Read more

什么叫“瞎贫”(两篇儿)


 

 

 

 

 

 

 

先说这张图片的一段儿“虎说”当引子

为了节省您的时间,就不来智力考试了。

这个石头池子上吊着的是一个老瓦罐,上面用粗大的绳子吊着,经人家介绍才知道老瓦罐里面曾经装着被剁碎的老虎肉,原来这是用来煮老虎吃的家伙捞子。当年武松没出现之前,深受老虎之祸害的乡民就是这样逮了老虎直接用它煮着吃,后来一只罪恶滔天的凶猛老虎被武二郎打死却被献到阳谷县衙去了。

现在这里已经没有了原装的老虎。

在景阳岗观光景点里游客还能够看到两只老虎...

Read more

时尚的经典阐释——评齐鹏的油画


 

 

时尚的经典阐释

——评齐鹏的油画

 

 

(原刊于《齐鹏油画作品》序)

恰如科学技术的发展总是给人文学科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影响,近代摄影技术的发明也给绘画艺术也带来了很大的变化。从绘画观念上说,以再现为目的写实绘画观受到冲击,由此人们开始寻求更加主观的表现风格。从技术上说,对光、色的重新认识也使人们革新了传统的色彩观念,对摄影技术的借用更加普遍。众所周知,印象派和现代派绘画就与摄影技术的发明有着明显的联系。在德加等画家的创作中使用照片作为素材和参照对象也为大家所熟知。

与早期现代派艺术家...

Read more

北京环铁艺术区的“中国红”


 

 

展厅楼梯旁展示着画家孟威威的巨幅油画新作《中国的脊梁》

 

 

“中国红”被命名为这个画展的总称,何谓“中国红”?您看看这个前言好了。

 

北京环铁艺术区的“中国红”

(《今日九州》北京报道)
  《中国红·当代中国艺术家联展》在北京朝阳区环铁艺术区大梦艺术空间举行。
这个特色鲜明的艺术展览共展出张谧诠、矫振明、刘君、刘政昕、刘兆武、孟威威、孙大为、孙侃、童振刚、叶有良、张东红、周祁、扈海风等艺术家的作品。
  ...

Read more

北京奥运会的亦喜亦忧


  
北京奥运会的亦喜亦忧

2008年第29届夏季奥运会于8月24日晚上
在北京的鸟巢闭幕了,英国人将奥运会会旗顺利地带回
伦敦,据说该市的官员感到了压力,因为北京奥运会被
某些人夸饰为无与伦比。
  我的感受是:
  中国的领导层和国际奥委会的领导层如释重负,至
少没有那种危机四伏的紧张感觉了,一个应该带来快乐
的体育盛会不应该让人感觉是那种喘不过气来的气氛。  
  闭幕式上的记忆之塔部分设计得有想象力,比开幕
式的点火仪式更容易留下回味,诗意的智力高级多了。
  刘翔因伤临阵退赛应该成为今年的思想问题,为什
么一个运动员受伤退赛不被允许?一个人不应该承...

Read more

今夜属于何冲


 

今夜属于何冲

 

一直关注何冲在2008北京奥运会中的比赛,今晚我看到了何冲的完美表现,他在3米板跳水中的决赛技压群雄。

这是最新的消息:

北京时间819日,跳水男子3米跳板决赛,中国选手何冲以总成绩572.90夺得金牌。加拿大选手德斯帕蒂以536.65分获银牌。秦凯以530.10分获铜牌。

想起2005年2月在广东拍摄纪录片《起跳》(上下集)的时候,除了为他的师姐劳丽诗在雅典奥运会夺冠之后,因训练受伤仍然顽强拼搏而感动,同时也一直为何冲实现巅峰之跳而充满期待,我紧盯着他的每一个赛程。今夜何冲的决赛完全是世界跳水高手的对决,既有老将萨...

Read more

汶川大难——报纸上的人性痛点


 

 

汶川大难——报纸上的人性痛点

 

                   ●向隽

 

报纸是个寻常东西,它在以往充当着离间人性、夸饰太平给普通人家的日常生活添堵的角色,翻阅那些花里胡臊的版面,充斥着娱乐、休闲和一些明星的八卦,大不了也是种种报喜不报忧的虚假社会新闻,或者帮一些官员粉饰自己的马屁文章,说得到位一些,应该是老百姓从来就不当回事的经过伪装过的谎言,供需要谎言的人消费之后,报纸就被拆解成两样东西,一个是可报可不报的符号游戏或者被刻意罗列起来的信息 “报” 倒,另一个就是一张应...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