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黄剑辉

国家开发银行研究院副院长

改革四十年中国七大经济学流派


 

  一、国内外著名学者关于改革开放进程的经济学原理解释

  习近平主席在博鳌亚洲论坛2018年年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将中国改革开放取得成功的经验总结为“中国人民坚持立足国情、放眼世界,既强调独立自主、自力更生又注重对外开放、合作共赢,既坚持社会主义制度又坚持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改革方向,既‘摸着石头过河’又加强顶层设计,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总结新经验,成功开辟出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总的来说,中国过去40年成功发展的关键,是始终坚持从本国的国情出发,从实际出发,解放思想,积极进取,遵循了经济发展的客观规律,而&ld...

Read more

我国改革开放 40 年辉煌成就的经济学原理分析及启示


  

  根据著名经济史学家麦迪森的研究,中国的人均GDP在过去一千年里几乎水平不变,而从1978年起GDP近乎垂直提升,中国经济总量也从此步入了年均近10%的增长快车道。众所周知,1978年是中国改革开放的起点。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经过40年波澜壮阔的不平凡历程,我国已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步入中等偏上收入国家行列。近40年来,中国在哪些方面实现了跨越式发展?改革开放经历了怎样的曲折历程?经济学原理如何阐释和解读这一历程?改革开放对未来的启示何在?本报告拟就这些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政策建议.

  一、改革开放40年我国取得的成就与世界各国对比

  从生产力水平看,我国近40...

Read more

中国经济与世界的距离


  目前,我国经济的各项指标在世界上究竟处于怎样的位置?与发达国家还有多大差距?

  为回答好这个问题,我们依据世界银行公布的数据,就世界前20大经济体(包括美国、中国、日本、德国、法国、巴西、英国、意大利、俄罗斯、印度、加拿大、西班牙、澳大利亚、墨西哥、韩国、印尼、荷兰、土耳其、瑞士、沙特)的经济总量与经济结构、财政金融、国际贸易与投资、工农业发展、城市化与基础设施、能源与环境、科研与教育等七个方面的发展指标进行了对比分析。

  一、经济总量与经济结构

  2011年中国GDP达73185亿美元,位列世界第二,占世界GDP总量的10.5%(1980年仅为1.7%)。中...

Read more

粮价走势对我国通胀的影响(上):未来10年我国粮食供需处于紧平衡状态


  未来10年,我国粮食供需将处于紧平衡状态,而未来我国通胀将保持温和上涨,受食品价格波动的影响,未来10年仍可能出现若干次较大的波动。

  为准确研判我国通胀的成因,促进形成与我国国情相适应的有效调控机制,实现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我们对2001年以来国内外粮食价格走势、我国未来10年的粮食价格影响因素及走势、粮价对未来食品及整体通胀形势的影响等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对策建议。

  国际粮价上涨对我国粮价的影响

  过去十年来,国际粮价呈现整体上涨态势,且价格的波动频度扩大,幅度增强,全球价格的联动性不断提高。导致这种变化的原因包括:极端气候影响生产稳定、生物能源产业推...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