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肖飒

北京市大成律师事务所律师、资深公益志愿者肖飒

助贷机构有哪些民事赔偿责任?


  未来法律里“销售”的概念会逐渐越来越宽;对于以钻监管空子为创新方向的所谓金融创新将逐渐被给予负评价;对于涉众金融里刑民交叉问题会逐渐更实际,以解决问题为导向。

  近日,最高人民法院民二庭就《全国法院民商事审判工作会议纪要》向社会公开征求意见,其中,对于“关于金融消费者权益保护纠纷案件的审理”给出了指导性意见。

  我们认为:该会议纪要对于互联网平台助贷、导流、销售金融产品的业务将产生巨大影响,建议金融科技行业的从业企业和人员认真学习,了解民事法律责任。

  第一、金融消费者“适当性

  100拆20组...

Read more

我为什么反对市值管理虚拟币?


  有时候从业人员和家属也会抱怨,凭啥同样的行为,在不同环境下的差别如此之大。

  所谓“市值管理”的手段

  对于虚拟币市场的市值管理,圈内人并不陌生,虽然在古典投资界我们对于市值管理的印象是中性的,然而,在币圈市值管理被异化为:割韭菜的屠刀

  飒姐借用证券市场的做法对目前我国境内虚拟币市值管理的做法做一点总结:

  1. 蛊惑交易。

  编造虚假、不确定的信息,向社会不特定人传播(社群),诱导买币的机构投资者和个人投资者做出错误的投资决策。

  我们会发现市值管理团队通常会跟“职业喊单人”(含黑子)进行合作,通过&ldq...

Read more

金融案件中前股东为何会被缠进刑案?


  涉众金融案件中,我们发现逐渐出现“股东”或“前股东”涉案的情形,为了缓解此类风险对非涉案企业的影响,我们还是以P2P网络借贷涉刑案件为例,为大家进行普法,以期从业者能够了解部分法律常识。

  现状

  以P2P网络借贷涉刑案件为例,我们从自身代理及周边发生的案件开始分析,会发现有些已经将股份转让出去的老股东,因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被讯问。

  挑出几个沿海城市的案例,我们分析发现:网贷平台自身商业模式较为合规,前股东在职(拥有股权)期间并未发现“假标”“期限错配”“资金...

Read more

金融控股新文件 底层逻辑是什么?


  试行办法未来将影响民间资本投资“金融行业”的整体趋势,从该试行办法来看,“非金融企业投资形成的金融控股公司盲目向金融业扩张”已经被监管机关认识到且该试行办法就是遏制盲目扩张的一种法律手段。

  2019年7月26日,央行对于《金融控股公司监督管理试行办法》(以下简称金融控股试行办法)向全社会开始征求意见,行内讨论并不多,飒姐认为该试行办法未来将影响民间资本投资“金融行业”的整体趋势,从该试行办法来看,“非金融企业投资形成的金融控股公司盲目向金融业扩张”已经被监管机关认识到且该试行办法就是...

Read more

币圈为啥还是那样红?


  昨日,S先生肾结石的事情让币圈的朋友又肝儿颤了,媒体老友前来采访,俺谢绝了,毕竟事实很难印证,不能说没有证据的话(未接受任何采访)。哈哈,加之圈内老友都太熟悉了,飒姐也不愿意得罪人。今天飒姐就来聊聊币圈为啥那么红的话题,一家之言,不构成大家的持仓建议。

  币圈是有鄙视链的,您也可以理解为发币的人还是分层的,并不是单一群体。大体咱们做个分类:

  一、资金盘+传销“惯犯”;

  二、有改变世界的执念。拥有执念的这个群体又分为两个子集:a 有理想+没能力;b 有理想+有实力。

  鄙视链即:传销资金盘在最底部;有理想没能力在中间(较多创业者集中于此);有...

Read more

P2P高管离职,哪些问题需要重视?


  随着网贷行业的演变,有些公司高管选择了其他的职业道路,我们尊重其选择,并为大家提几个醒:

  1. 离职是否让其他同事知晓

  2. 离职是否可以减轻法律责任

  3. 离职后,是否有退赔义务。

  关于第1项,离职是否让其他同事知晓的问题,由于如今出现风险的平台多为“大型”或“超大型”P2P平台,高管离职(尤其是核心高管的离职)必然动摇军心,我们建议走正常程序,通过内部OA系统,提前1个月告知单位自己的离职决定。

  通常我们认为离职属于个人决定,私人事务,无需大肆宣扬,只需真真正正把离职的手续办好,悄悄地走就行了(挥一...

Read more

民间借贷虚假诉讼 法律底线在哪里?


  毋庸讳言,虚假诉讼问题已成为诸多法律人和市场主体的心头刺,民间借贷更是法律实践中的“重灾区”,近期该领域案件频发。

  同时,法律同行和法务人员来找我们探讨相关问题,今天撰写此文章目的是给广大非专业人士进行普法教育,让大家了解什么是虚假诉讼,不要再试图逼迫自家法务人员和律师冒着风险做“假诉讼”,以免导致重大法律风险。

  1

  法律渊源

  非法律人士可能不知道这个罪名,是的,我国刑法典确实有一个专门的罪名针对“民事诉讼”(俗称打官司),具体法律渊源为刑法第三百零七条之一虚假诉讼罪

  以捏造的事实...

Read more

助贷机构应遵循哪些规矩?


 

  1

  “外包”有风险

  早在2010年6月,当时的银监会就已经针对银行业金融机构外包的行为进行了规制,其官方文件名称为《银行业金融机构外包风险管理指引》(以下简称:外包指引)。

  “外包”的官宣:所谓“外包”,是指银行业金融机构将原来由自身负责处理的某些业务活动委托给服务提供商进行持续处理的行为。服务提供商包括:独立第三方、银行业金融机构母公司或所属集团设立在中国境内外的子公司、关联公司或附属机构。

  从九年前的这个文件看,对于“外包”定义里镶嵌了&ldqu...

Read more

化解“焦虑”的几个小妙招...


  作为一枚焦虑多年的中年女性,写这篇文章也算是一种自我疗愈吧。仅以自己的观点,与诸位爱粉交流,期待大家的生命开出更美的花儿,让生命之河跌宕而富有勃勃生机吧。

  1

  什么样的人爱焦虑?

  飒姐试图从知网寻求一些学术概念,却看得有些云山雾绕,索性咱们就从活了三十多年的感性认识来谈谈想法。

  生活里那些“神经大条”的人通常并不焦虑,他们信奉“车到山前必有路”,凡事不着急,其本质是思想较懒惰,不愿意去认真对待未来的挑战,读者可以脑补为“佛系”青年的所作所为。

  反而,活得比较认真的人,更容易焦虑。我们...

Read more

P2P备案,究竟会给多少名额?


   1

  备案试点绝不等于备案

  前几日,一位行内Top5的网贷平台老板找飒姐闲聊,一脸欣喜,我问他:某总,您这是有好消息了?!他哈哈哈地笑了,似乎有势在必得的雄心。我表示了祝贺,同时提醒:备案试点,不等于备案

  如今争取备案试点的竞争白热化,即便是大型稳健的网贷平台也不敢说一定就能拿到试点名额,更何况试点不是备案。

  行外的人也许不太明白,然而,互联网金融行业的朋友应该对“征信试点”还有印象吧?当年有八家试点单位,拿到试点之后,有些企业以为自家拥有了“半个牌照”可以从事相关业务的探索。

  然而,我们应该知...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