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陈可国

执教33年的中学高级教师。

“蒋介石死啦”


  1975年。

  “蒋介石死了!蒋介石死啦!”我和弟弟在古树湾脚下刀把子五斗田的田沟和它边上的小水坑里摸鱼,放牛的伙伴们从身旁经过时雀跃着告诉了这一消息,比我们大一些的还在调侃:

  “没有打,他就到了;打到蒋介石,解放全中国!”

  蒋介石死于1975年4月5日,我们得知消息这天周围好像是夏末秋初的景象,间隔三个多月;也是的,蒋介石亡命台湾,他的死原本就与我们无关,我们最紧要的任务是多摸鱼。

  蒋介石这个国民党反动派、这个独夫民贼、这个四大家族的总头子、这个美帝国主义的走狗,远在天边,又好像近在咫尺。

  蒋介石太无能了,...

Read more

参加毛主席追悼会


  本文1746字,阅读约需3分钟。

  1975年。

  一天放学回家的路上,我和德勇同学做起了哲学家,探究起两个问题,一个是人长多高最好最帅的问题,一个是人到底能活多久的问题,有没有人能活到万岁,第二个问题的缘起是他的奶奶死了和她说过的话。

  晚上妈妈在做饭,我一边帮忙往灶里加柴(老式灶),一边汇报了我们研究的问题,妈似乎很紧张,也好像做起演说:你千万不能对别人说起这事,广福寺花果湾有个赵国DING,没犯什么大的错,就是因为话多了一点,嘴长了一点,被别人抓住把柄,在斗争最厉害的那年被工作队活活打死了的,要是早几年议论这事是坐牢掉头的事,阶级斗争为纲,纲举目张,阶级斗争一抓就灵...

Read more

“莫信他们的!”


  本文2811字,读完需要6分钟

  本文主旨:“害人之心不可有”是警戒自己的人性,“防人之心不可无”是怀疑他人的人性。“莫信他们的”具有怀疑精神。性本善还是性本恶呢?对一个人、一句话、一个理论,是相信呢还是怀疑呢?  安检是对每个人的怀疑,是怀疑一切思想的应用;电信诈骗受害者缺乏基本的怀疑意识和防卫理念。

  1978年初春,空气中似乎有种特别的味儿。

  周六放学回家,老娘要我去参加生产队的劳动,就在我们家----古树湾的门口,和舅妈、表姐们一起,妈说“既没有人挑剔你嫌弃你...

Read more

人有饭, 天知否?


  巍峨的大洪山横卧江汉, 矗立荆襄,冷眼向洋,橫扫四海:

  山姆大叔,巴黎铁塔,东洋倭寇,坦桑尼亚铁路好像也要完了,“哦,不是”,是要完成了。

  (大洪山离我家25公里图片来自网络)

  突然,沉睡千年淹没在大洪山的慈恩寺睁开朦胧的慧眼,哦,竟然一觉到了公元一千九百七十五年,哈欠连连,直起身来,俯瞰群峦之下脚尖上的猪头岭:

  一条蛟龙似的火球,咆哮着,滚动着,扭缠在胜利大队四小队的山坡,田野和农户里---

  一块块的龟裂,一声声的哀怨----

  长长的粗野气息的的哞哞声传来,它们狂奔着,没处喝水“困泥”的牛群疯了...

Read more

可国视角8 谁之罪?


  七十年代系列之二

  关键词请工(雇工)360斤口粮卖白菜市场以自由看待发展  012005年十月中旬,因为感冒引起新肌炎导致心动过缓到市中心医院住院,打点滴的日子实在难熬,第二天就顺手拿了俄国作家的《谁之罪?》去熬时间。

  其实是按顺序拿的,从六月九日到八月底,过的逍遥,有闲把书柜认真清理并归类了,发现三十年内买的书,上世纪八十年代买的就有好几本没读过,更不提近年买的没有读或者没有读完的经典了(包括电子书),我也大概和吴伯凡梁冬先生嘲讽的一些人差不多吧,橱柜里的书整整齐齐,好像很有学问的样子,可书还没有翻呢。

  这段时间,《谁之罪?》看完没有、有什么情...

Read more

可国视角2 为何,何为?


  为何,何为?

  我打算申请一个微信公众号:《可国视角》。

  唐突间怎么会有这个想法呢?

  前段时间,每每和人谈及一些事一些人时,眨眼就是十年,二十年甚至于三十年的事了,总感觉经历的一些东西犹如离别的笙箫想抹去却又余音缭绕,总感觉经历的一些东西好似今晚的康桥想沉默它却又在深邃的地道里喧嚣-------

  一次晚饭后散步,余华的《兄弟》里面的声音(有些部分远不止读过一遍)突然窜入脑海:

  “我为什么写下了《兄弟》?这是两个时代相遇以后出生的小说,前一个是文革中的故事,那是一个精神狂热、本能压抑和命运惨烈的时代;后一个是现在的故事,那是一个伦理颠覆、浮躁纵欲...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