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陈大年

现任上海盛大网络创始人、董事、COO;上海掌门科技董事长、创始人兼CEO;上海连尚网络创始人兼CEO。

论「创业要拼命」逻辑的对与错


  1

  创办盛大

  十多年前,我和晶(注:著名投资人,哈佛中心负责人)刚认识,盛大也刚起步,那时候我们平均每天工作时间近15个小时,一年大概只休息七天。我们从小到大接受的是传统的成功学教育,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勤劳致富」,「我成功的原因是把别人喝咖啡的时间拿来学习」,还有「领导必须身先士卒」等等,而我们也一直是以这样的心态在工作。

  后来,盛大成功了。

  大家知道,盛大这家公司对中国互联网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因为盛大不仅曾是中国最赚钱的互联网公司和中国用户量最大的互联网公司,而且它在2000年左右互联网第一次泡沫破碎时,还重建了资本对中国互联网产业的信心。

  当时...

Read more

我们如此玩命创业,也许是个错误


  本文来作者在近日哈佛论坛的演讲

  从拼命创业,到“be lazy, be success”,是我在 16 年的创业过程中最大的转变。熟悉我的人知道,在盛大创业时我的状态和现在的状态是完全不同的。

  Be lazy 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 连尚网络是我在 2013 年 9 月成立的,到今天接近三年半。这三年半里,我每天工作时间差不多是六小时——每天早上十点半到公司,中午会有两小时的吃饭和健身时间,到晚上六点钟雷打不动回家,礼拜六礼拜天绝对不干活。

  那么拼命又是什么状态呢?十多年前,我和晶(著名投资人,哈佛中心负责人...

Read more

我们如此玩命创业,是个错误


  在哈佛的演讲,是我从业16年以来第二次在公开场合做分享。选择主题的时候有些纠结,在哈佛这个平台讲点什么好呢?一开始,我想是不是该讲点宏观的东西?比如:经济危机对世界的影响?听上去比较酷、比较哈佛,但我其实不懂这些。后来,我想还是得珍惜这次难得的机会,讲一些我自己认为懂的东西。所以,我就来总结下在过去十几年创办企业的过程里,自己最大的心得和感悟。

  今天现场有不少外国的朋友,我的英文真的不太好,所以抱歉用中文给大家分享,不过讲之前我先纠正一下原本的英文标题,中文标题叫做《创业者如何正确地偷懒》,我觉得合适的翻译应该是“be lazy, be success”...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