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李工真

著名数学家李国平之子。武汉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博导,博研名师,博研出境游学学术指导教授。因学识渊博而被称为“武大活字典”。师从德国著名历史学家库尔特·迪威尔(Kurt Düwell)教授,专攻德国现代化问题,是一位德国历史研究专家。

德国工匠:我们不相信物美价廉


 

  “德国制造”的优势并不在价格上,连德国人自己都承认“德国货就是物美价不廉”。

  德意志民族是很晚才开始搞工业化的,英、法完成工业革命时,德国还是个农业国。

  但是如今,在这个只有 8000万人口的国家,竟有 2300 多个世界名牌。是什么原因造就了享誉世界的“德国制造”?

  01「德国制造」曾经是带有侮辱性的符号

  德国人进入工业化后也经过“山寨阶段”:向英、法学习,偷人家的技术,仿造人家的产品。

  为此,英国议会还特别在1887年8月23日通过对《...

Read more

历史学,“无用之学”有大用


  4月11-12日博研·管理哲学班特邀李工真教授主讲《犹太文明与西洋音乐的发展》。

  以下记者对李工真教授的采访:

  记者:不管是中学还是大学,历史课要让学生喜欢并不容易。您有“武大名嘴”之称,您如何看待这一称号?为什么您的课那么受欢迎?

  李工真:在我的印象中,所谓“名嘴”就是夸夸其谈,不干实事,我不愿意接受这个称号。上世纪90年代初,赵林、易中天、我,有“武大三大才子”的说法,这个大家还愿意接受,弄个“名嘴”就很难听了。我们不是靠耍嘴皮子出来的,我们都是搞研究的...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