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文章归档:任金鸿

2006年10月-至今金鸿置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疫情影响


 检测

与金鸿置业创始股东刘总交流2020年的工作方向时,谈到了新冠疫情的重大影响:国内新冠疫情逐渐收尾,但其影响的余波还远远没有发挥呢。

根据市、区政府要求,北京将对教育系统所属各级、各类学校全体师生、员工进行核酸检测,这实际就吹响了开学的号角——能够在暑假前实现开学,一定程度上降低了新冠疫情对于学校的影响——假如创纪录地一个学期不上学,会对师生的心态造成不利影响——不仅影响学习。

疫情影响商业

疫情对于商业的影响更是深远的,特别是对于人员密集型的业态,像餐饮、剧场、影院等的影响更是直接。本来影院...

Read more

应急反应


 

 

人流如织

最近是大润发活动季,营销活动一个接一个。继买一送一后,今天又开始了为期三天的第二件商品四折,涉及的货品范围还挺多,甚至包括了4升以下的食用油。

对于生活还不太富裕的国人来说,买两件相当于打七折还是挺“感冒”的,超市的人气还真的不错。

断网

收费结帐的地方排起了长队,一问才知道今天断网,收银台只收现金,不能刷卡和移动支付。

对于已经习惯了各种移动付费的人们来说,只能用现金足够吓人,李群睿博士和我都一分现金没带。

亏得排在前面的兄弟“慷慨解囊”,拿...

Read more

平衡对口


 《后浪》余波

五四青年节这天,B站的广告片《后浪》刷屏,引起网络热议的同时,引出一个话题:谁更艰难、谁更幸运。

一篇文章讲1962~1972年出生的人是中国最幸运的一群人,他们上大学及后来的就业,都赶上了文革造成的人才断档,压力当然是小得多;工作后赶上了改革开放大潮风起云涌,再后就又赶上了房地产的大潮,大把的机会就摆在眼前,可选余地较大。

对《后浪》不以为然的多是90后,他们赶上了计划生育的独生子女政策,上大学时赶上了扩招,工作时又赶上了就业困难。

就业形势不容乐观

新冠疫情带给大家的冲击是全面的, 2020年要毕业的大学生就面临一个空前的挑战:毕业季的半年里没法上...

Read more

持续做好


 热度降低

新冠疫情期间,透过名京社区物业,紫光园组织了若干消费群,在大家不方便外出就餐的时段里,给大家提供了分量充足、味道正宗、及时准点的送餐服务,获得业主热烈欢迎。

业主订餐十分热络的时候,李群睿博士还分析,在未来疫情退去之后,紫光园的做法是可以长期持续下去,成为一种好的经营模式。

新冠疫情刚刚有所好转,餐饮还未全开张的光景,群里的消费者就不那么踊跃了,有时一餐只有一个人订,弄得订餐者都有点儿不好意思,直讲可以自己去聚餐,服务员还热情地讲:一个人也一样送餐的。

风险

受到业主欢迎的紫光园外卖送餐确实有一定的风险,毕竟仅凭一个餐厅的能力,可以做到菜品正宗,但菜品丰富...

Read more

越做越好


 改变

名京社区物业发来了一条微信:《北京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已于2020年5月1日起正式施行,明确生活垃圾分为厨余垃圾、可回收垃圾、有害垃圾、其他垃圾四大基本品类,单位和个人需按要求分类投放生活垃圾。物业中心为进一步引导广大业主正确投放生活垃圾,了解分类政策,掌握分类方法,形成大家共同参与垃圾分类的良好氛围,决定将于2020年5月19日对地下车库垃圾桶全部完成撤桶,请大家从源头进行垃圾分类,共同创建时尚、健康的低碳生活。

真棒!原本的一个垃圾分类的漏洞被堵住了。

原来

五一开始实施垃圾分类,6号楼1单元门前面摆放四个垃圾筒收集垃圾,提前进行了宣传,一段时间里现场有人指...

Read more

数据考量


 新冠疫情带给我们新认知:面对一个确诊、疑似病例,可以做出准确的定位和跟踪,从依赖人的觉悟主动申报,到了用数据跟踪。

本次新冠抗疫,中国大数据的力量得到了完美呈现,让抗疫变得更精准、更有力,精准带来了效率。

疫情给各行各业带来不同程度的冲击,要在复工、复产的浪潮中做到高效、精准,大数据可以发挥巨大作用:生成数据、跟踪数据、分析数据和应用数据,把纯粹的感性判断升级到定量决策,甚至提升到感性和定量相结合。

原本的数据化是产业发展的附属品,而未来的数据化可能更大程度地推动企业的转型、创新,实现了数据和产业的孪生。

可测量性

现实世界中,数据非常之多,但不是所有的数据都有意义...

Read more

买一送一


 “抢购”

因为这两天和朋友连续去潮汕牛肉火锅城,海底捞火锅城吃火锅上了瘾,又想继续吃,考虑到方便,卫生和成本,今天早早吃过吃过中饭后,就遛弯去办公楼下超市买几袋大重庆火锅底料,但一进超市就有种异样的感觉:入口处无一辆购物车,就连一个购物筐都找不见;里面的人密度超大——可与通常的超市疫前相比,而且多数顾客手中的购物车是满载的。

原来是超市做活动,超过一半的货品是买一送一,我就看到一个小伙买了20多瓶料酒,和我一起来超市的秘书小林笑言:这可能是个开饭馆的。

再一看调料架上,全是空的,估计也是买一送一的结果。

生鲜的活动幅度同...

Read more

用对地方


 两次摘口罩

疫情后首次乘座飞机去上海昆山出差,预留了足够多的检查时间,实际过程比预想的要简单、便捷。

一个细节引起了我的注意:在安检入口,有人脸识别系统,要求旅客摘口罩;到过过安全门时,检查员要求再次摘口罩。

不明就里的我认为是乱搞:人家人脸识别的机器可以进行比对,您肉眼能看出什么?小姑娘白了我一眼,没理我——估计问的人多了,她都懒得回答。

返京时我问了另外一个安检员,她解释道:是要防止有人在口罩里藏东西,比如火柴和火机之类的——之前没有,确实发现案例之后就开始全面要求了。

歪心眼

一句简单的解释,我明白了:您只要一...

Read more

积极行动


 世道无常

 
中国在紧锣密鼓地抓复工,在潍坊港已经可以看到排队缺货的驳船,一派繁忙景象。
 
面对如此繁忙的复工场景,那些未能全面复工行业、处于在疫情中被冲击的行业却充满了焦虑:先是何时可以“火力”全开,可以“松松筋骨”,认认真真、痛痛快快地干上一把。其次,有的行业相当担心就算是会面复工了,行业状态如何、企业还在不在都是问题。
 
焦虑有因
 
渐进式的进步,迭代改善企业和个人的行为和习惯是常态,用数学表示就会是一条连续曲线,通过迭代更新就让企业和个人上一个台阶,短期之内看...

Read more

科学休闲


 休闲是放松

 

现代人的工作和生活节奏非常快,曾经就人讲过:拼命工作、认真休闲。

 

工作是体力和脑力都是极大付出,会在短时间内烧掉大量的细胞,包括脑细胞、脂肪等。

 

休闲是工作之外的另一个状态,做互补型的工作就是一种休闲,比如体力劳动者在休闲时读书、看报,而脑力劳动者在休闲时可以是跑步、健身等。

 

游戏不全是休闲

 

没在做工作,其实也未必是在休闲。

 

就比如,经常在体力劳动、脑力劳动之后,愿意选择玩玩游戏放松,这时的游戏就不应是激烈、紧张的,否则身体和大脑都没有放松,这就是用一种紧张...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