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报社下属的《京华时报》报道,2005年以来,外交学院的部分教授达成共识:接受媒体采访要收取采访费,因为接受采访要花费很大精力,而且常常要涉及自己的研究成果。至于价格,教授们要求电视采访每小时最少要付300元人民币(约62新元),报纸类采访每小时最少付200元人民币。”
就我个人的经历而言,在我为数不多的接受采访的事件中,有两点印象深刻:一、你总是被编导反复提醒,一定要说大家听得懂的话,最好一两句话言简意赅,不要阐述;二、你无论说了多少,有什么先后次序,逻辑怎样严密,都...
作者文章归档:周志强
“人民日报社下属的《京华时报》报道,2005年以来,外交学院的部分教授达成共识:接受媒体采访要收取采访费,因为接受采访要花费很大精力,而且常常要涉及自己的研究成果。至于价格,教授们要求电视采访每小时最少要付300元人民币(约62新元),报纸类采访每小时最少付200元人民币。”
就我个人的经历而言,在我为数不多的接受采访的事件中,有两点印象深刻:一、你总是被编导反复提醒,一定要说大家听得懂的话,最好一两句话言简意赅,不要阐述;二、你无论说了多少,有什么先后次序,逻辑怎样严密,都...
——微信公众号与经验型知识大众
微信公众号无疑是微时代值得关注的一个重要现象。学者公号、媒体公号、政府公号、商品公号……不一而足。无论什么样的微信公号,都存在一个力争公众认可、博得巨大阅读量的意识。或者说微信公众号之创生,乃源自以媒体之力捕获大量受众的诉求:借“自媒体”之功,赋予个人一种“公共言说”的主体幻觉。
我这里要讨论的不是“二次生产”的公号,而是所谓“原创”的公号。它们都会有特定的目标客户,为了获得这些...
以媒体效应为核心的“伪公共领域”浮出水面。自由主义变成了“有字主义”,左派思想家变成了“做派思想家”
当前中国思想生产领域的“斗鸡”现象
2012年7月6日,天空晴朗,微风轻抚,神州大地虽然没有红旗飘,但是却有战鼓敲。就在这一天,中国公共知识分子终于以法国大革命的先烈姿态走到了北京朝阳公园南门口。他们聚集在一起,号召“人民”起来奋斗,就像正在号召一个新的时代。
这是一场伟大的“思想的围剿”的后果:两“...
前不久,奥巴马访华时,我们同时接待了两个美国总统:一个是政治总统,一个文化总统;一个大讲政治合作,一个大谈民主自由;一个从上海到北京,在和中国外交部周旋,一个则在电影《2012》中,随着该片的公映走遍中国各地,和中国普通公民交融在一起。
显然,美国始终两条腿走全球化之路:政治之路和文化之路。进而言之,“美国”总是不断地对自己“形象”进行美学包装,并且通过大众传媒四处传播这样一种政治无意识:美国是进步、民主和自由的象征。
关键在于,美国形象的这种推销策略,是通过政治与文化“界限分明”的幻觉来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