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目录归档:杂谈

保有相应的持续性和稳定性


           人生没有目的,只有过程,所谓的终极目的是虚无的。---人的情况和树相同。它愈想开向高处和明亮处,它的根愈要向下,向泥土,向黑暗处,向深处,向恶---千万不要忘记。我们飞翔得越高,我们在那些不能飞翔的人眼中的形象越是渺小。

2022年11月16日

什么是终极关怀(ultimate concern)。终极关怀是对这样一个问题的追问:我活着,我的生命意义是什么?我如何面对死亡?终极关怀是人们企图超越个体有限生命的永恒精神追求。用宗教哲学家田立克(P.Tillich,1886-1965)的话来讲,活着的人需要有...

Read more

要努力实现“超越突破”


         人怎样做才能建构自我的终极人生价值,更有意义的活在当下呢?哲学家们认为最重要的路径在首先要努力实现“超越突破”。

什么是“超越”?德国汉学家史华慈(Benjamin I.Schwartz,1916-1999)认为,所谓超越(transcendence),其意义是指“退而瞻远”(standing back and looking beyond),也就是首先从现实中跳出来,然后去追求更高的人生终极目标。

旅美历史学家张灏则将“超越突破&r...

Read more

疫情也许是一条清晰的历史分界线


         从我个体的生命实践经验出发,我已敏感到,不仅疫情之前那个社会生存之“场与境”,即使是二O二二年上半年那样的社会生存的整体之“场与境”都永远的不复存在了,我们回不去了。

不是那个“场”有多么的美好,也不是对那个“场”有多少留恋,而是那个“场”所代表的一种社会与个人的生存模式与关系被历史性终结了,一去不复返了。所以,在这个模式即将结束之时,我向伙伴们大声疾呼:抓紧时代的尾巴,为自己多一份努力。结果是几乎没...

Read more

夜半说“君子”


 夜半说“君子”

中国男人总以“君子”作为一种人格美称,如果说称赞一个人是个“君子”,那一定是最高的评价了,但是,究竟什么是中国传统文化中所谓的“君子”呢?或者说,什么人才配称为:“君子”。

据说,在孔子以前,“君子“多指社会地位比较高的男子,如“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能“文质彬彬”者,那绝不可能是下里巴人。

后来,在《论语》一书中,“君子”一词得到新的语义:...

Read more

人机时代,我们何以为人?


  人机时代,我们何以为人?

  在这人机交织的时代浪潮中,

  智能机器闪耀智慧的光芒。

  我们人类的智慧似乎略显迷茫,

  精细化作业也不再是我们的专长。

 

  未来的道路,充满未知的谜航,

  职业和工作,将被重新洗牌与衡量。

  人工智能的崛起,如风暴掀起海浪,

  一些职业将沉没,一些新途待开荒。

 

  记者、翻译、客服……渐渐被替代,

  数据分析、常规劳作,也在变化的名列。

  我们何以为人?这问题如繁星闪亮,

  答案在科技与诗意的交融中绽放。

 

  我们将走向创造与情感...

Read more

小改进,也提效


 

小改进,也

 

意念运动日记(54) 2024年2月29日

 

刘昌黎

 

在做肢体活动时,例如在做广播体操或按摩时,用二八呼、四八呼数每个动作的次数,是很正常的。然而,在做意念传导时,如果一二三四地数次数,就会分散意念力,影响意念传导的效果。为此,如果用十指的弯曲或伸直来计数,就既能使意念力专注于意念传导,又能锻炼10指的灵活性,可谓一举两得。十指计数的方法是:先从左手开始,从大拇指到小指依次弯曲成空拳状,然后从小指到大拇指依次伸开成开掌状;右手手指也同样地弯曲和伸开。

在意念运动中,意念传导一个往返为1次;各体位前后、左...

Read more

能说会道,流屎流尿


       母亲曾说,能说会道,流屎流尿。

过去不解,现在逐步明白:

除婴儿和失能老人之外,能说会道的,可能有“流屎流尿”的可能性;不流屎流尿的,可能不一定“能说会道”。意思也许是说人的身心发展是不平衡一致的。于是,在看重人能说会道,就应宽容其“流屎流尿”的可能性;如果看重一个人身体各器官的协调性,那么,就容忍他的思想上的浅薄。

上帝给人的血液流量是有限制的,没有人能同时地把它们平均分配给肉体和灵魂,让它平均分有。没有完人的,莫贪太多。

人2022年11月7日

这些...

Read more

海德格尔:此在


       海德格尔:此在

1.此在具有追问存在的可能,因为它比其他存在者具有状态上的优势和本体论上的优先地位。人能领会自己以及其他存在者的存在。

2.“此在”不是从现实性方面来揭示人,而是从可能性方面揭示人。“此在”所揭示的是一种动态的展开的过程。(就是指正在生成、每时每刻都在超越自己的人)“此在”具有个体的和“我的”性质,而不具有普遍的和“类的”性质。此在指的是个体的人,指每一个“我”。

3.&...

Read more

组织的历史记忆隐藏特殊概念之中


         费尔迪南·德·索绪尔在《普通语言学教程·第二章·符号的不变性和可变性》中写到:

“任何时代,哪怕追溯到最古的时代,语言看来都是前一时代的遗产。人们什么时候把名称分派给事物,就在概念和音响形象之间订立了一种契约—这种行为是可以设想的,但是从来没有得到证实。我们对符号的任意性有一种非常敏锐的感觉,这使我们想到事情可能是这样。

事实上任何社会,现在或过去,都只知道语言是从前代继承来的产物而照样加以接受。因此,语言起源的问题并不像人们一般认为的那...

Read more

正义是社会制度的第一美德


         美国当代哲学家约翰·罗尔斯基于他对正义在社会中至高无上地位的信念建立起了自己的正义理论,他在《正义论》中说:“正义是社会制度的第一美德(virtue),正如真确性(truth)是思想体系的第一美德。如果一种理论并不真确,那么,无论它多么优雅和精炼,都必须予以拒斥或加以修改。同样,如果法律和制度不公正,那么无论它们多么有效率且安排妥善,都必须加以改革或予以废除。”(Rawls 1971: 3)

多么可爱的哲学家!

社会的政治家们永远不会这样去想,就连街头巷尾的小商小贩都不会这样想。...

Read mor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