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不曝光的就不应该查清吗?
李华新
安全生产监管工作越到基层力度越小,一些地方安监力度层层衰减,有思想不通的问题,有实际困难等原因,也有一些干部弄虚作假,甚至充当不法业主的保护伞。全国马上将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不仅要查企业,还要查地方各级政府的安全监管。我们要坚持和完善举报奖制度,凡是媒体、互联网曝光的安全事故,安监部门都有责任查清。 ——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局长李毅中6月16日在第二届“安全发展”高层论坛上如是说。《人民日报》 ( 2007-06-19 第10版 )
当前,我国安全生产形势依然严峻,部分工矿企业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得不到落实,一些地方安全监管力度层层衰减。安全生产监管工作越到基层力度越小,其中有思想不通的问题,还有实际困难等原因,但也有一些干部弄虚作假,个别人甚至充当了不法业主的保护伞。在这样定能够情况经过媒体曝光使得一些不安全隐患得意曝光,使得一些私采乱挖的形象得以制止,应该说媒体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
媒体的这些举动,需要靠当地政府的积极配合,需要大众中的举报监督,一句话,要真正对安全形势进行总体的治理,需要各方的积极努力。但是在这里这起到主导作用的,不是媒体也不是仅仅要靠大众的监督举报,而是主管部门的监督检查和有效的监管措施的实施。
既然上下到知道,工矿企业存在的安全隐患,对于人的生命安全的责任重大,这些理应是应该有工矿企业自己来完成的事情,现在要通过媒体来进行来进行曝光,这是媒体的社会责任,但是并不是说媒体的主要的工作就是对这些现象进行曝光,曝光是责任。但是媒体也有自己一定的局限性,媒体不能代替行政主管部门的处理,不能行使安全部门的权力。因此,关键的问题是需要媒体的参与,需要媒体从社会公义的立场来进行报道,但是关于安全生产的问题还是需要各级政府和相关的安全检查部门的监管,以及对于这些非安全因素采取有效手段予以治理。
据悉今年6月,全国将开展隐患排查治理专项行动。这次排查不仅要查企业,还要查地方各级政府安全监管情况。突出重点行业、重点地区、重点企业、重点隐患,死死盯住可能酿成重特大事故的严重问题,下决心坚决治理。自然在这样的一个阶段性的任务中,气得效果是一定的,但是那些没有经媒体曝光的工矿企业同样存在非安全因素,同样也能造成致命的事故,而这样的一些隐患,隐隐靠媒体的曝光恐怕还不行,行政看来媒体已经曝光的要真正查处干净都是有相当难度的,更不用说那些媒体没有曝光的,和那些媒体也不知道的,同样也会酿成事故的。
社会公众和媒体关注安全生产,积极反映问题、举报事故,是社会文明进步的表现,也是对安全生产工作的有力支持。我们要保障人民群众对安全生产的知情权、参与权和监督权。坚持和完善举报奖励制度,及时公布典型事故的查处结果,接受社会公众的监督。这是一种积极的正面的态度和回应,但是对于媒体的曝光与否显然不能作为解决问题的先后次序,也不能因为媒体没有曝光的就可以暂缓,因为媒体是否曝光并非是工矿企业安全观念的最高的目标,因为安全生产最根本的目的是为了企业人,是为了生产者自身,而不是要做给谁看的,也不是要让谁和那个部门来表扬的。
媒体曝光那是媒体的责任和媒体的社会责任感的表现,媒体曝光的要进行整改,媒体没有曝光的更要进行整改。
不过既然李毅中局长如此表态,也是对媒体的一种法子内心的感谢,因为在这个问题上媒体是帮了忙的,因为有些事情,如果不是媒体的介入和报道,或许有些死角会依然存在,但是作为安检部门和生产企业却不能以媒体是否曝光或心存侥幸,或推诿拖延。
安全问题事关国计民生,事关和谐社会的创建,更关乎工人的身家性命,更关乎与之牵连的无数个家庭,因此监管不可不严,处理不能手软。
(济南 李华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