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良心和良知的声明(有地震实况视频)


(有地震视频) 

关于良心和良知的声明(有地震实况视频)

 (关心地震情况者请点击看视频)  

(被无理删除,但未完全销毁的片段保存下来)

……人民大众尊重知识,因此也尊重知识分子;人民大众爱护文化,因此也爱护文化人。人民大众哺育、培养我们知识分子文化人成长起来,不容易呀!公众期望知识分子成为社会的良心、良知。这里所说的良心,就是善,就是维护公德、公益。这里所说的良知,就是真,就是敢说真话、发掘真相、追求真理。为了广大公众的最大利益,不惜付出自己的一切!这就是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这就是义无返顾的历史使命……

 

……盼到了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改革开放的成果之一,就是唾弃了“一言堂”、初步实现了群言堂。我们得到了一些话语权,从“万马齐喑”的马圈牛棚里放出来,总算可以表达一些意见,总算也可以长吁短叹几声啦!……

 

感激“互联网”,这是人类文明史上最伟大的发明之一,是进入21世纪的新起点。有了互联网,就唾弃了“一言堂”,就不怕某些卑劣小人的话语霸权!历史将保存真话、真相、真理,不可删除。

……

首先声明,这决不是个人之争,也不是“文人相轻”。扪心自问,任何朋友们的贡献我都尊重、欣喜,但没有什么人的成绩会让我嫉妒的。人贵有自知之明,确实,“我自知我无知”,所以我要求自己“发掘真相、从而追求真理。”

要有人道主义的情怀,就是老百姓常说的“要有良心、保持良知”;要实事求是地为社会负责任、尽义务,人各有志。但是,做人必须守住道德人格的底线,做学问也必须守住真诚敬业的底线。……

 

十几年以来,有关余某的许多争议和官司(笔墨上的和法律上的)我从来没有表态;相反,一直保持中立、和事老的客观或旁观态度。(请参看博文,跟余某断绝一切联系的声明)

“过去多少年来,多少次人们对于此人进行帮助、指摘、论争、甚至多少次从笔墨官司打到法庭官司的时候,我们从来抱着善意友好的‘和事老’态度,非但不介入其中,反而劝告有关朋友们:从‘爱惜人才’的角度对于此人予以谅解宽恕,并且幻想他能够‘从善如流、改正错误、吸取教训’……因为祖国人民培养出一个人才是多么不容易啊!

“但此人仍然又厚又黑,并且得志猖狂、更厚更黑、蒙蔽公众。在青歌会上喧宾夺主、在电视台上胡言乱语、在文化艺术界惹是生非、在许多场合无理取闹、对于自己的言行文过饰非……我们都还‘惜才’给与宽宏大量的容忍。期待他能够改过自新……但是此人完全辜负了我们的善意期待!这次忍无可忍了!终于看清了此人的狰狞面目。”

过去十多年来,北京的余杰、萧夏林等,上海的金文明、西方朔、朱大可等,武汉的古远清等,湖南岳簏书院诸贤良……多次批评余某,都被他巧计挣脱(有点好象阿扁的架势);但这一次大地震把这老牌豆腐渣 —— 余某人的本相彻底暴露出来、震垮了!

                           CNN播出北川地震7分钟超长录像

 

互联网发挥了空前的威力。

在网上千万网友们,纷纷严厉谴责声讨,使得余某的恶行劣迹无处可藏!出于义愤,我宣布跟余一刀两断……

由于这次大地震之中,余某“含泪”的所作所为……使我终于看透,这样“三伪”对于国家、对于人民都是极其有害的。终于认识到,从余某的身上反映的问题已经不是他一个人的事情,而是一种社会典型、一种损人利己极端自私自利的有害的典型,不能任其胡作非为,误人子弟;此风气不可任其蔓延

个人的姓名不过是一种社会性的符号。对于科学研究说来,有时候恰如其分地标明某符号的特征,有利于分析探讨。因此我对余某标记了一个恰如其分的新符号,叫做“三伪鱼”。

 

    符号“三伪鱼”指——

    虚伪的人格、虚伪的文风、虚伪的学术;

   

    形象地说来,“三伪鱼”又指:

    “其虚夸作风、又咸又臭如腌臭咸鱼,

     其阴谋诡计、施放烟雾弹如乌贼鱼,

     其装腔作势、欺民太甚如含泪的鳄鱼”。

 

    ……某某虽然嚣张一时,得意忘形,虽未盖棺,已可论定,因为此人品行早已败坏腐烂、灵魂早已麻木为僵尸。有一比,好似“当代阮大铖”;说他像阮大铖还算抬举了他,凭他那点儿东西,哪里赛得过明末江南才子、戏曲家阮大铖?那点儿浮皮潦草的大话空话套话,算得上什么“学问”?余某不是一个真实的文化人;不配谈学术;他是不齿于士林的败类。

    警钟长鸣!

    ……有人比喻为“管宁割席”、“击鼓骂曹”,我觉得不太恰当。这决不是什么“个人之争”。不抱幻想,观其言察其行,人焉搜哉!

    若有人把我的义正词严的批评形容为“骂”,他这样理解是他自便。你说批评就是“骂”,也无可无不可。关键在于表达的是什么内容、什么意什么观点。我的观点鲜明。
    余某已经通过他的“助手”在小报上“回骂”了,而且骂的非常沉不住气,大家可以去参看……

    总之,人格不能卑污下流无耻到对于自己的过失“死不认错”、对于自己干的坏事“死不认帐”的地步;如果莘莘学子纷纷效仿那么两个“死不”,岂不是毒害社会!

    ……我看不下去,“消毒灭菌”为环境保护的善事。
    这必然遭受打击报复,引火烧身;

   但我义无返顾,在所不惜。岂有他哉!

 

[说明]余某的问题已经不是什么“咬文嚼字”、“常识性错误”的问题,也不是“文革历史”、“忏悔过去”的问题,而是转化为一个社会的典型问题。

余秋雨已经成为了社会学、心理学研究的一个标本、一个符号(代码),一个象征。就是“虚伪”的典型象征。

“虚伪的作风、虚伪的人品、虚伪的学术”乃是余秋雨的突出特点,他是鲁迅深恶痛绝的“瞒和骗”的代表,是劣根性的典型。

因此,对于余秋雨现象的研究,已经脱离了所谓“个人恩怨”、脱离了所谓“文人相轻 ”、脱离了“学术分歧”,而成为一种对于“虚伪”种种表现的劣根性的解剖和分析,

从中可以得出一些借鉴、一些经验教训,总结来者、警戒后人。不要让余某的“三伪”再污染社会风气、再毒害子孙后人,

彻底揭露以余秋雨为代表的“虚伪劣根性”,以帮助世人、救治世风,乃是一件功德无量的好事,一件义不容辞的责任。我辈义无返顾,当担负这个使命。

 

 

 

          CNN播出北川地震7分钟超长录像

 

[附录:网友们的评论]……(全部被删除)

 

下面是博友提供的——

三尾余越来越不像话了

  前段时间,看见余秋雨又在中央台大谈地震,听听这位高人又在讲什么,结果自然是大道很多,而竟然老余把地震和奥运的关系说得很有关联。我已经很平静,只能笑,看老余表演竟然已经是一种欣赏!

  老余及其支持者总是把批余的人看成是别有用心的人,我不知道,像我这样的极其普通的人,如何也会成为别有用心的人呢,大多数人批评余秋雨还是因为一些观点,一些文化知识,余秋雨似乎也从来没有做过自我批评,所以余越是自负,批余的人越多.

  我其实已经不想在说什么了,即使老余前段时间写了含泪劝告灾民的文章,第一个反映是难道老余要去作协做官了,算了难得理他,即使后来批评的人很多.

 

  老余如何在我这样一个普通人眼里,慢慢变质的呢?最开始只是看了本<<文化苦旅>>,不好意思,笔者文化层次底,我不知道这样一本书,竟然可以红了一个人,当时只能想如今文化食粮的缺失。我的评价是喝多了墨水的人拉出来的屎,有些是没有消化的精华,大多是狗屎一堆,后来的书没有看过一本。当然这只是个人口味不同,或许书在大多数面前没有这么差,所以当时对余也没有什么想法。

 

   接着第二次是在东南大学礼堂,听了余一堂关于读书的演讲,觉得还行吧,大体是年轻人多读书总是好的。可是到了后来老余反对读书日就让人不懂了,前后言行不一嘛。

 

   又看到电视里,主持人说,老余非常的对盗版行业可耻,认为犹如印伪钞的,加上越来越多的各地题字和各种活动,我们的小城房地产都有他的,就让人明白这个人对金钱的热衷,所谓的学问其实只是这个人用来挣利的工具。

 

   各种场合,余秋雨确实太会忽悠人!这个口才啊,不得不服,而所有人,只有一个人被忽悠得最厉害,当然我们祝福他们一生幸福,这个人便是马兰。而据余秋雨前妻李红对记者的叙述,李红去深圳创业几年,正是余秋雨和马兰热恋的时候,回来过春节,发现了火辣的情书,之后半年老余顺利离婚。搞婚外情的男人,人品很难让人信服,当然李红后来对这段往事并没有太多怨言,感情不在了,还谈什么,不过是男人就先离婚,要搞多少女人都行。

   当然余秋雨公开在中央台透露过,他和马兰结识的过程,当然也很圆满,只有知情人知道真相了。

 

   看到余秋雨竟然劝告失去子女的父母,我并没有觉得意外,我只是觉得这才是余秋雨,余秋雨并不喜欢孩子啊!他和前妻有个女儿,他只顾写他的文章,李红每天中午去送饭,孩子给李红的爸爸妈妈带大的,离婚后孩子也判给李红,在余秋雨的博客里也看不到他女儿的照片,仿佛他从来没有过女儿一样。当然他现任老婆和老妈的照片有的,由此可见这个人并不懂得失去子女的父母是如何的心境。

    一切其实都无所谓,因为余秋雨只是在忽悠能够被忽悠的人,可是只到我看到关于他在博客留言里对广大网友说的话,我再也坐不住了。

 余秋雨 2008-06-09 15:22几天来你们骂我,我很痛心,在举国上下,众志成城抗震救灾的大好形势下,你们无所事事,在网上唧唧歪歪,岂不叫外国人耻笑?个别教学楼可能有问题,可是孩子们还能上起学,要不是党解放了全中国,你我还有这些孩子们可能还在山上放牛,虽然可能不被震死,但可能饿死,冻死你们愿意当放牛娃呀?就凭这一点孩子们有什么不安宁的?

    听听吧,看看吧,就凭这一点,就凭这一点,可见余秋雨的内心是如何的无情,狠毒,孩子们应该死得很安宁,恐怖啊,我闻到了恐怖的味道,所有这一切让我明白了,为什么这么多熟悉或者不熟悉余秋雨的人为什么在批评,甚至攻击余秋雨,我明白了四人帮写手的余秋雨,明白了,依然可以混到戏剧学院的院长,又能够在商海游刃有余的余秋雨,什么都做得出的人啊。

    恐怖啊,要不是党解放了全国,这些小孩不是被震死,就是被饿死,或者冻死,这是种诅咒啊,难得老余用的是这种僵化的眼光来看待历史,难得人民就不会反抗压迫吗,难得党解放了全国,全国的人民都可以随便的死去,按照余的逻辑,本来是要死的,党救了大家,后来意外死了,也应该很安宁啊。 

   这么多无辜的小孩死去,任何一个有人性的人都会感怀,都会惋惜,可是余秋雨说:死的很安宁!……我觉得太恐怖了,这是出自我们伟大的号称在传承中华文化的思想文化学者的口中,虽然我很久一向沉默,这次我无法沉默,这个整天满嘴道德仁义的人究竟是个什么东西。

    这也难怪有些热血青年,“你们用最下流的语言对我进行人身攻击”,余秋雨的原话。

    余秋雨,非我族类!我们还需要说什么吗?我相信政府和人民的眼睛都是雪亮的。

【附录】网友评语摘录

(1)“遥指风云”——我终于看清了余秋雨的本质。十多年前,爱看余秋雨的书,后来在电视上见得多了,慢慢地觉得他有些自我吹嘘,有些虚伪,明明错了却说别人咬文嚼字,但还是可以容忍,而且我还曾经发文支持过他。这次,看到他的“含泪”文章,使我对他的看法有了一个大逆转,完全暴露了他的内心的虚弱,如此不懂的生命的宝贵,不体恤灾民的艰难和巨大痛苦,反而要灾民们继续在官府面前忍辱负重,做一个顺民,我非常吃惊,这是一个具有正常良心的人可以说的话吗?何况还是一个所谓的文化人?连起码的人文关怀都没有,所谓含泪,完全是一付假惺惺脸孔的脸孔。真不知他脑子里是怎么想的!不论怎样,我已经看到了他的某些内心深处的东西,比如:软弱、投机、自我吹嘘、虚伪、自视精英、漠视民众、脱离人民、追求名利、漂浮。在我心中,曾经的余秋雨已经死了。

(2)“天童”——余秋雨很不要脸,看他有模有样做在电视前,还真以为自己是个人物,其实就是个故做深沉,自以为是的家伙,只会兜售一点书本上被人耳熟能详的基础知识!他的出名是抛却读书人死要面子的习惯再贴上更厚的脸皮的结果!了解余在文革中的人都会唾弃这个跳梁小丑!没想到现在他又投机成功,摇身一变成了什么文化名人,道貌岸然,私下里还在新妻子面前故做天真状,弄得马兰现在也一副很深沉\很神秘的样子。

(3)“新浪网友”—— CCTV老是让此余上镜,让群众反感!批余有现实意义,即告知做人要诚实。余属花拳绣腿之类!三伪余是文化骗子,一个地地道道的伪君子,必须批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