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样构建生态文明消费模式?


      胡锦涛总书记在党的十七大报告中指出:“建设生态文明,基本形成节约能源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产业结构、增长方式、消费模式”。笔者认为,要构建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消费模式,必须在科学发展观的指导下,坚持以下4个原则:
  坚持以人为本的消费原则。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消费模式的最终目的是为了提升人的幸福指数和实现人的全面发展,强调人消费需求的多样化和人性的丰富性,能够满足人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告诉我们,人的发展主要不是物质消费的增加,而是精神消费的增加和精神境界的提高。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消费模式要求我们在物质消费增加的同时增加精神消费,并不断提高精神消费比例,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精神消费主要指教育、知识、科技、娱乐、体育等方面的消费。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消费模式要求将消费与人的全面发展有机结合起来,要求人们按照有利于身体健康、心智健全、创造力充分而自由施展的要求进行消费,有计划、分步骤地调整与改善消费结构,达到人的全面发展的目的。
  坚持绿色消费原则。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消费模式是既能满足人的消费需求,又尽可能不对生态环境造成危害,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协调发展,维护人类生存发展的文明消费模式。消费是人类从自然界摄取物质和能量,以满足自身对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的需求,同时向自然界排放废弃物的过程,自然环境的承载力制约着消费水平的发展。人类的消费活动与自然环境息息相关。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消费模式要求人们在处理与自然的关系时,不能无限夸大人类对自然的超越性。人类应当约束自己,摆正自己在自然界中的位置,正确对待自然,将消费纳入生态系统之内,形成节约资源和保护生态环境的消费模式,保证自然界生态系统稳定平衡。
  坚持可持续消费原则。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消费模式要求人类代内之间以及代际之间的消费公平。首先,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消费模式要求代内公平消费。即任何国家和地区的发展与消费不能以损害别的国家和地区为代价。在富裕国家和贫困国家之间,在不同利益群体之间,应该公平地分享资源的利用效益和承担生态成本,富裕者需求的满足不应限制中等收入者和贫困者需求的满足,应该优先考虑贫困者维持生存的基本需求。其次,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消费模式要求代际公平消费。即要求当代人自觉承担起在不同代际之间合理分配消费资源的责任,为子孙后代留下一片蓝天碧水。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消费模式强调既要满足当代人的基本需求,同时这种消费又不能以损害后代人的发展能力为代价,要留下更多的自然财富,以满足后代人进一步发展的需要。
  坚持促进再生产各环节协调发展的消费原则。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消费模式要求利用消费来引导生产,借助市场公平交换,把消费信息反馈到生产决策中去,从而达到资源配置的合理化和经济效益与效率的最大化。根据消费者的意愿安排生产和销售,已被认为是现代生产经营者在市场上取胜的关键。如果消费者素质高,消费观念正确,消费需求结构合理,消费方式科学,就有利于社会科学地组织生产和经营。但是,如果消费者的消费需求与模式本身就是不科学和不合理的,那么就可能导致对生产经营的误导,助长不良的市场短期行为,造成国民经济的恶性循环。所以,与生态文明相适应的消费模式能够促进再生产各环节协调发展。
  作者单位:陕西省委党校经济管理教研部 苏振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