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已进入资源主义的新时代


 

 

说人类已进入“资源主义”的新时代,有以下根据:因资本过剩导致的生产过剩使资本的增殖与可持续增殖不再,出现了“资本资源化”。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叫做“资源主义”而非“资本主义”的经济社会模式的出现。何谓“资源主义”?简单地说,就是谁拥有更多的自然、经济、社会“资源”谁更拥有“主义”或者说谁更拥有“发言权”或“分配权”,而又主要表现在对社会资源、文化资源、科技资源、分配资源、制度创新资源的发现与拥有上。作为一种“后资本主义”社会经济模式,资源主义具有横跨若干经济社会形态的特点,市场经济、低碳经济、计划经济等经济模式,无疑名列其中也。

 

资本资源化趋势的来临

 

从整个人类社会的发展态势上看,有下列趋势之存在:(1)在前资本主义社会形态里,自然资源占有量的多寡可决定一个人、一个组织、一个国家的经济社会发展之命脉,而在这个过程里,资源资本化呈现强劲势头;(2)进入到资本主义社会,资源资本化具有更强劲的势头,一直强势到“资源成为资本的奴隶”。(3)这一趋势发展到今天终于出现了逆变状态,即由于资本过剩引起生产过剩,导致金融危机、能源危机、次贷危机的不断爆发。

资本无疑是一种能量,而能量的最大特点是始终处于一种“不安生”的状态,并难以对其实施妥善的保管,就像是放射性物质一样。大家知道,放射性物质搞不好对人体是会造成伤害的,而同样具有放射性质的资本同样也会对经济体造成伤害了。而不断爆发的经济危机和因经济危机引起的经济衰退,无疑是具有放射性的资本对经济体造成一种“伤害”。

 

资本与资源的作用谁更大?

大家知道,资本是由包括自然资源在内的各种资源转化而来的,“资源”就是“资本之源”。何谓“资本之源”?当然是“资本之母”的意思。于是,问题出来了,那就是在资本与资源的关系中谁更有“发言权”。毫无疑问,一定是资源而不再是资本。大家不妨设想,如果没有“资本之母”的存在与可持续存在,资本即便有天大的本事,人类即便是有再多的剩余劳动,资本即便浑身都是铁,又能打几个铆钉来?可以肯定,打不出几个来。

为什么?就因为资本是寄生于资源母腹中的一种东西,离不开资源的孕育,否则就会胎死腹中。诚然,如果资本胎儿的体积过大也不成,那样将超出“资本母亲”的可承受力,那样,资源仍然有“难产”的风险。即便不顾“资本母亲”的人身安全与感受而采取“剖腹产”,那无异于杀鸡取卵。终于,在没有其它办法的前提下,只有迫使资本走资源化道路。

在现阶段,资本资源化的成因,无疑是对各种自然资源尤其是对不可再生资源的过度开发与滥用造成的。但是,有一点是资本决定不了的,那就是,作为儿女的资本永远也无法选择自己的母亲,就像是儿女没有选择自己母亲的权利一样。终于,在当今之世界上出现了一种新状态,就是以资本占有量的多少来决定经济社会发展之命脉的趋势开始发生逆转。

 

资源主义的新时代已经到来

人类已经历原始、奴隶、封建、资本主义四个阶段。先不论“后资本主义”是否是社会主义、共产主义,但有一点可以肯定,那就是,它不再是资本主义,也就不要说资本主义不是人类社会终极阶段的问题。那么,它是什么?经研究发现,它应该就是“资源主义”也。

资源主义是以各种资源占有、利用的多寡为依据来分割社会财富的一种经济社会模式,而又主要表现在对无形资源的占有与利用上(资本主义是以资本占有、利用的多寡瓜来分社会财富的一种经济社会模式)。毫无疑问,人类社会已发展到一个需要有一种新的经济发展模式来替代旧的经济发展模式的时候,就像是当年的商品经济需要资本经济取代一样。

事实上是:资本最为雄厚的两个大经济体如美国和欧盟,其经济社会的发展无疑已遇到了前所未有的矛盾,表现为其资本的难以持续、高速实现增殖;与之相反,资本相对匮乏的两个经济体如中国和印度,其经济社会的发展却出现了一种前所未有的新迹象……

中印两国的优势在哪里?毫无疑问,就是在其资源的相对丰富上。诚然,这里讲的资源主要是指市场资源、人口资源而非指自然资源、有形资源,更不是指科技资源、教育资源。尽管如此,在这场较量中,中印两国资源优势已经部分被显示出来。

以上说明,在当今之世界,资源的重要性正在被逐步地彰显出来;相反,资本的意义却有正在被逐步弱化的趋势,可以说已发展到尽管有“雄厚的资本”但不一定很有“主义”的地步。因此,笔者才断定,“后资本主义”经济模式不是别的,正是包括市场经济、低碳经济和计划经济在内的“资源经济”。

当然,又主要表现在无形资源的发现与利用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