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价凶猛VS凶猛降价


文/罗裕

进入4月,车市行情仍在踌躇中前行。

笔者发现一个有意思的现象是,4月车市可谓是“一半是海水,一半是火焰”——凶猛加价与凶猛降价并存,这也就意味着,不同车型的供货不足与库存暴增并存。

4月后,虽然市场一直比较淡,但部分车型的加价之风仍然盛行。

要想尽快提奥迪Q5现车,就要在原有车价的基础上加5万元,其中现金3万元,还得加装2万元精品;奔驰S350提现车需要加价5万元;途观需要加价3万元;第六代高尔夫1.4T仍有需加装1.5万元装饰的要求。

除了新上市的奥迪Q5、途观、高尔夫6外,速腾1.4T、汉兰达、马自达CX-7等车型都出现不同程度的加现金或加装精品情况,常年处于加价状态的CR-V仍然保持加装8000元精品提现车的状态。

另一方面,与提车需要加价、买车需要漫长等待但消费者仍然热情高涨情况相反的是,部分品牌车型乏人问津,库存达到警戒线,经销商不得不通过降价促销等手段吸引消费者。

目前为了促进销售、缓解库存压力,4S店除了送配置、送保险、零首付按揭等常规方法外,甚至连售价仅几万元的A00级车,普遍有5000元的现金优惠或买车送钻石等大幅优惠。

大部分品牌优惠幅度都在增加。从A00级车型看,F0以6000元优惠幅度居第一;A0级中天语、乐风优惠最大,最高有1.2万元;A级车型中,卡罗拉优惠最高达1.3万元;而B级车中普遍有2万元左右优惠,幅度大幅增加。

我不禁想问,为何一边是加价凶猛,一边又是凶猛降价呢?

首先,加价是市场惯性使然。

从去年开始,中国车市突然一片低迷状态下突然出现40%的增长,造成整体行业供需矛盾的突出,造成大面积车型的加价现象。而从目前的市场环境来看,加价买车只能是短期的行为这种加价买车行为,

现在部分车型加价销售,是厂家为了新车投放的策略,包括引起媒体和社会关注,可能采取一些所谓的策略控制产品投放量,保持前期的价额的上涨趋势。

一旦等到供求关系改变、竞争形势改变,加价幅度就会越来越减弱,并很快恢复到正常。

再回到降价。

2009年车市疯狂,更多源于一种非理性恐慌,老百姓没有太多的投资渠道,而且担心享受不到国家购置税优惠,于是蜂拥购车。但随着2010年购置税优惠从50%降低至25%,车市消费欲望已经逐步回归理性。

实际上,高车价与高油价成了人们踌躇不前的主要原因。尤其在高油价之下,老百姓希望买辆车“风风光光”,却担心无力承担日常支出。和房地产一样,汽车消费者同样是在与汽车经销商和车厂博弈,不同的是,汽车消费者在这场博弈中更加主动,房子有太多非买不可的理由,汽车却不是。

随着消费欲望的回归理性,高车价不会持续太长时间。

笔者判断,今年6月后,整个车市将重新回到竞争激烈的卖方市场,降价重新成为车市主旋律。

鉴于目前所有车企都开大马力,全力生产,库存增多、降价成风的问题将在下半年进一步凸现。

(by danieluo)

(独家供稿新浪汽车,未经许可不得转载)

欢迎广大网友指正、赐教,email:[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