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9月29日上海体育局和上海师大一起举办的一个晚会上,刘翔首次以市体育局团委副书记新身份正式对外亮相,让现场观众都纷纷猜测他是否“当官了”。不过,上海市体育局团委领导解释说,刘翔并不是严格意义上的“官”,因为他不属于公务员,也没有行政方面的级别。(《现代金报》9月30日)
刘翔当官,引来众人围观。对于运动员当官,舆论一直很纠结,赞成者认为只要有能力,未尝不可,且运动员退役之后,总归要再谋职业发展;而反对者则称,这该不是“体而优则仕”,跑得快不意味着可当好官,而且,现役运动员就当官,是不是不误正业,也误了官职,吃空饷。
但纠结归纠结,明星运动员的官照当——明星没有纠结,任命明星当官的也没有纠结。而放眼四周,比刘翔当官更令人纠结的事,还不少,但似乎权力从来没有理睬过民间的纠结情绪,反而操作得越来越大胆,比如,正在学术黄金期的学者,走上大学或学术机构的行政管理岗位,成为有一定行政级别的官员。
早在上个世纪末,教育管理部门、学术管理机构就曾达成“共识”:要改变担任行政干部是对学者提拔、培养、奖励的传统观点,“最好能让学者安心从事学术研究,不要用行政管理分散其精力”。那时推出的长江学者奖励计划,曾明确规定,入选长江计划的学者,不得再担任行政正职,以此引导学者把精力都用在研究上,做一流的学术。
可是,在过去10年间,这一规定,基本上没得到执行。学术上刚好取得一定成果的学者,都纷纷走上行政岗位。而且,这不仅是组织、人事部门的安排,更是学者们自己也求之不得的。
相比明星运动员当官,正在从事学术研究的学者出任行政干部,有其赞成者,比如干部专业化,内行管理内行,但更多是反对之声,不但荒废学术(运动员当官,基本上在退役转型之际),而且可能败坏学术风气,学者很可能利用行政权为自己的学术研究谋求课题、经费、奖项(运动员当官,是不可能给自己一个好的运动成绩的)。有调查显示,走上重要领导岗位的学者,在担任领导之后,大多发表的论文没有因繁重的领导工作丝毫减少,反而成倍增加。我国新当选的院士,超过80%有各种行政职务。
对此,民间的解读是,“赢者通吃”,是学术权和行政权媾和的结果。但是,有关管理部门却不这样看,他们推翻以前的“共识”,反而认为这是一种好的模式——既然新当选的院士有80%有各种行政头衔,这不是说明行政职务并不影响其学术研究与学术贡献?难道不应该把有作为的学者提拔到行政岗位上?这种分析,在院士评审是完全客观、公正,以及学术资源是完全按照学术规则配置的环境中,是合理的。但是,我国的院士评审客观、公正吗?学术资源的配置是按照学术规则配置的吗?更符合现实的判断是,各类学术头衔的评审已经行政化,而行政也主导各种学术资源的配置。
在这种环境中,学者当干部,其主要的追求,不是怎样做好管理,而在于怎样用手中的权力为自己谋求进一步的学术利益,包括一些已经担任大学校长的院士,也争相去做首席科学家,担任重大课题的负责人。可以说,这是全面的“赢者通吃”,一些大学领导,可同时身跨四界,是高官(副部级),还是著名教育家,是著名学者,还是著名企业家、社会活动家(担任企业董事长)。这与国外实行的行政领导不再从事学术研究的学术利益回避机制,是天差地别。
很显然,刘翔再能跨,也难在职场中跨四界,在他们面前,只是小巫见大巫了。——他不可能一边当书记,一边命令比赛场上,只有他才是冠军,这是要靠实力说话的。但院士校长们却能做到这一点,他们一边当着学校的领导,一边还可以当学术上的“冠军”,有没有实力并不重要,只要有权力就行,其他人做出的学术成果,他即便没有任何贡献,也是第一作者。
民众的纠结,是因为担心用人的不公开、不透明与腐败,破坏公平的竞争,影响事业的持续发展,但权力不理睬民众的纠结,则是因为对于不公、腐败,民众除了纠结的份,并不能拿这种现象有什么办法。过去10年来,大学和学术机构,在舆论的批评声中,作为既得利益的行政越来越强势,行政化趋势越来越强烈,这表明舆论对学者“放弃”学术担任行政职务的质疑,完全无效。学者们的共同选择反而是依附行政体制,哪管那些纠结,现实是,一个副科岗位也可吸引众多教授去应聘,一名教授获得某项奖励之后,随后就是官位——没有官位不足以体现其价值。那么,对于今日刘翔当官的新闻,在这种大背景下,民意的纠结,也就很无趣了。
影响事业的持续发展,但权力不理睬民众的纠结,则是因为对于不公、腐败,民众除了纠结的份,并不能拿这种现象有什么办法。过去10年来,大学和学术机构,在舆论的批评声中,作为既得利益的行政越来越强势,行政化趋势越来越强烈,这表明舆论对学者“放弃”学术担任行政职务的质疑,完全无效。学者们的共同选择反而是依附行政体制,哪管那些纠结,现实是,一个副科岗位也可吸引众多教授去应聘,一名教授获得某项奖励之后,随后就是官位——没有官位不足以体现其价值。那么,对于今日刘翔当官的新闻,在这种大背景下,民意的纠结,也就很无趣了。 没有把民意纳入决策程序,参与管理、监督、评价的基本制度,这就是民意纠结的走向,但这不意味着权力的胜利,一直漠视民意,一味做出错误的决策,其后果不堪设想,就如今日大学的教育与学术,由于全部被行政操控,已经走到了公信力破产的边缘。每年200万考生以各种形式放弃高考,以及近30万考生选择出国留学,已经以脚投票做出了选择。
没有把民意纳入决策程序,参与管理、监督、评价的基本制度,这就是民意纠结的走向,但这不意味着权力的胜利,一直漠视民意,一味做出错误的决策,其后果不堪设想,就如今日大学的教育与学术,由于全部被行政操控,已经走到了公信力破产的边缘。每年200万考生以各种形式放弃高考,以及近30万考生选择出国留学,已经以脚投票做出了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