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帖] 张海勤 发表于 2012-09-30 17:04
道,阳,有,实…,归为物质类;
德,阴,无,虚…,归为精神类。
言和行,本来不是一回事,之所以成了共同体,是因为人的存在。
【回复】陈(嘉珉)老师抓住唯心主义的尾巴了?
【以下正文】
前面举的例子,道和德、阳和阴、有和无、实和虚……,都是把世界观和人生观“分”成了物质和意识两个方面且结合分析的,而我们对一些古代先贤们的崇拜也“都”是建立在把物质和精神混为一体来认识的。换言之,只不过是他们都没有像马克思恩格斯等人那样把唯物和唯心,彻底、科学的分清楚而已。
《道德经》在繁荣的当代中国,孔子(孔子(公元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公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子姓, 孔氏,名丘,字仲尼,汉族,东周时期鲁国陬邑(今中国山东曲阜市南辛镇)人,祖上为宋国(今河南商丘)贵族。春秋末期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思想的创始人。)和老子((西周末年武丁朝庚辰二月十五日卯时诞生),汉族,姓李名耳,字摐,安徽涡阳人。是我国古代伟大的哲学家和思想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大有一起重塑中华文化之势。而现代中国主流信仰则是马克思主义,这与日渐恢复的《道德经》之间又有何种联系呢?
前文,已经提到了现代信仰马列主义和古代崇拜道家和儒家思想、乃至佛教、基督教、伊斯兰教等之间的历史渊源是:因为之前马克思主义还没有诞生。既然马克思主义是代表唯物主义“首诞”的,那么其他的所有的、历史上的、之前的各种思想流派,要不是唯心的、要不就是不完整、不科学或者不系统的唯物思想而已。
从历史来看应该是这样的。从当代来看,《道德经》能不能成为中国的主流文化呢?答案是:有可能。为什么有可能呢?因为《道德经》中的一些思想已经成为中华民族和中华文化的重要基因。如果中华民族还要坚持马列主义,那么《道德经》只有取其精华、舍弃糟粕,扬弃择用——这是当代中国和中华民族的唯一选择。
为什么说《道德经》是唯心的呢?
1、《道德经》根本就没有分析过唯物和唯心为何物?、他也不知道唯物或者唯心是什么?;
2、《道德经》可能完全是一个人总结的“个人经验”(注:这个可能有点夸张)。之所以要这样说,更重要的表达是:凭个人感觉来著述的;
3、通篇根本没有证明过、或者哪怕是试图证明过他说的对与错;刻薄的讲:完全是自言自语地说;
4、从前面的关于唯物和唯心的“历史说法”来看,他那时候的科学技术等等方方面面,也根本不可能证明什么唯物、唯心,更没有马克思主义。
……
《道德经》可以理解为一部拥有众多朴素唯物主义思想的著作,也可以说成是朴素唯物主义世界观和人生观的著作。资中筠女士说过,不可否认的是儒家思想被三千年中国封建统治者所利用了。言外之意是:儒家思想也好、道家思想也罢,多多少少都是有被拿来蒙骗人民的成分在里面。这也从一个侧面印证了:唯心思想及成分。
现代人之所以对《道德经》情有独钟?以前的文章也有提及过:
第一、中国改革开放以来,各种思想流派得到了自然发展空间;
第二、部分人在追求物质财富的道路上确实得到了充足的满足或者根本得不到满足,对现实社会产生了迷茫,需要精神思想来填充。尤其是在公认的贫富差距越来越大的时候。
第三,《道德经》是一部物质和精神或者说物质和意识根本就分不清、也没有分离过的一部“综合性、复杂性”的著作,人们从中可以得到一种“自认为”的、自我感觉良好的一种精神“追求”。
……
《道德经》的当代贡献,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理解:
1、作为一个中国人、一个华人,它是我们历史传承的“血脉”,它更适合于我们的成长、它更能为中华民族的发展所接受、所贡献;
2、《道德经》的诞生来自我们祖先的聪明才智、也来自于中华民族的祖先们的社会实践活动,这里面包括了世界观和人生观的智慧和经验;
3、《道德经》既然是一部历史性的、世界级的著作,除了能够更好的被我们华人所熟知和更容易使用之外,也是我们能够结合当代全球化的特征处理各种事务的最优先选择的工具之一;
4、《道德经》是全球华人做人处事最重要的标准;也是全人类活动的主要参考依据之一;
……
{在这里也要特别注明一下,唯心的并不是什么都不好?大可不必争得面红耳赤,前面也提到过、马克思也说过,即使到了共产主义,各种唯心主义仍然会存在的。在当今社会,是唯心主义者,也没有必要去证明自己不是。这是个自由的社会周期。}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