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理层的冷静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中国基金业的发展也已经有一定的年头了,尽管管理层当初为基金的推出而说得是天花乱坠,甚至在基金的发展的初期给予了政策上的“吃独食”的扶持,也着实欺骗了不少的中小投资者。可是, 在经历了一番市场风雨的洗礼之后,我们却发现,当初管理层所描绘的那些美好愿景早已经变成了海市蜃楼,更为严重的是,那些个公募基金除了享受着高额的毫无风险的管理费之外,竟然还不满足,贪得无厌的本性使其不仅“老鼠仓”,而且居然还吃里爬外,进行利益输送。我们只要看看那些私募基金都是些什么样出身的人就知道此言不虚了。其结果自然就是,那些相信其谎言的中小基金投资者给折磨得伤痕累累,而那些个基金经理们却一个个富得流油。

       公募基金之所以甘愿当傻冒,其背后的原因就在于此,要知道,基金本身的盈亏与其利益并没有什么关系,甚至有传言说,基金业有一个潜规则,那就是,基金不能做得太好,甚至不能做好,因为做好了,基民就会赎回的,相反,亏损了却没有这一隐忧。而公募与私募之间那种说不清道不明的关系,也让其利益可以隐藏其中而难以被发现。

      没有最奇怪,只有更奇怪,让我们大跌眼镜的还有更加离奇的,那就是管理层口口声声,到处公开宣扬的所谓的“三优先”(即价格优先、时间优先和量大优先)原来是骗人的东西,说白了是欺骗中小投资者的东西。如果此一传言属实,那么中国股市真的就是一点希望都没有了。

      因此,我们真的不希望管理层如此的淡定,因为在这样一件不仅关系到所有投资者的切身利益,而且更加重要的是,它关系到中国证券市场的稳定,甚至是生死存亡的重大的是非问题面前淡定是绝对不应该的表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