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佩今与鬼谷子文化研究
吴龙晏 提起石泉县地方史志专
这一天,偏避的小县石泉因为有这么两个人在这一天成就了一次全国性的盛会———石泉鬼谷子文化学术研讨会,使众多学界名流云集石泉,这两个人,一个是战国时期的著名隐士鬼
这是一个规格较高,规模较大的全国性学术会议。由中国先秦史学会和石泉县人民政府联合主持召开。来自北京、上海、四川、黑龙江、广西等14个省市的42位全国著名专家、学者以及省市领导共计100余人参加了这次会议。这次会议能够在石泉召开,对于帮助我们挖掘地方历史遗产、丰富石泉文化内涵,提高石泉文化品位,扩大石泉知名度,加快石泉文化旅游资源的开发,推动石泉经济的发展,都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石泉是一个有着浓厚文化积淀和底蕴的山区小县。历史上,它地处秦头楚尾,既有秦文化的刚烈、雄浑、苍劲的风格,又有楚文化的宁静、柔婉、秀丽的风采。南北相融、东西贯通。在
那么,鬼谷子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物?他和石泉有着什么关系,为什么在这里讲学、传道?
一、关于鬼谷子其人
于鬼谷子是否是一个真实的人物,他说,鬼谷子是战国时期诸子百家中最杰出的思想家、谋略家、纵横家。他姓王名诩,也有人说他姓王名利。在陕南汉江流域流行的汉调二簧戏曲中,又称他为“王禅老祖”。大约生于公元前390年,死于公元前320年。是战国后期的楚国人,“居汉滨鬼谷山”。他既是一个知识渊博的学者,又是一个著名的隐士。他是中国的历史文化名人,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历史文化名人。
历史上,鬼谷子和老子、孟子、孔子、庄子、墨子、韩非子诸人齐名,在中国思想发展史上,他是纵横家的学术代表和鼻祖。当时的战国,群雄争霸,战祸四起,诸子百家也应运而生,各种思想相互撞击,都迸发出令人眼花缭乱的奇光异彩。鬼谷子是当时的游说理论大师。他对当时的社会贡献较大,除潜心治学,著书立说,有著作传世外,还开门教学,授徒传艺,其中最杰出的学生是苏秦和张仪。一个是连横派的代表(张仪),身卦秦国相印;一个是合纵派领袖(苏秦)荣任六国合纵长。他们对促进当时的历史发展都产生过巨大作用。他们的功绩光照千秋,他们的学术思想博大精深。鬼谷子文化不仅具有重大的历史价值,而且还具有深远的现实意义。
先秦时期,鬼谷子的学术理论闪烁着灿烂的智慧和光彩,都感到它“妙意无穷”。到了汉代,封建统治者提出“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一时,儒家的思想成为封建王朝治国的正统思想。而儒家认为鬼谷子的思想与他们所推行的“忠孝仁义”基本主张是完全对立的。因此,在长期的封建社会中多处于受排斥的地位。鬼谷子文化也被尘封。
当今世界,国际政治斗争、军事斗争、经济斗争纵横交织,异常激烈。因此,鬼谷子智谋在当今国际斗争和经济生活特别具有借鉴意义,鬼谷子学说在现代竞争中的应用价值也日趋呈现。在中国改革开放大潮中,这位传统智谋家的思想已被堂而皇之地摆在中国传统优秀文化殿堂。
二、石泉鬼谷子文化研究的由来
不知是出于一种职业上的敏感,或是别的什么原因,这件事一直深深地印在了
后来,他又经过博览史书和进行一些实地考察后,提出了关于鬼谷子故里问题。根据鬼谷子是楚国人,又“居汉滨鬼谷山”,通过国内几处鬼谷子隐居地的分析比较,写出一篇《鬼谷子故里考辩》,发表在《汉江论坛》1995年第2期上。
这篇文章发表后,
特别是2002年4月,
三、鬼谷子故里在石泉
关于鬼谷子故里问题,
在鬼谷子一生中,得出有多处隐居之地,但鬼
他说,鬼谷子是战国时期的楚国人。这是比较公认的,他既然是楚国人,那么,他的故里就应该是楚国。而在先生多处隐居之地中,归属于当时楚国的只有4处:湖北的远安、当阳,湖南的大庸,陕西的石泉。又据有历史文献称鬼谷子“居汉滨鬼谷山”。汉滨,就是汉水之滨。而汉滨的鬼谷山,唯一就是石泉境内的鬼谷岭。其它3处,虽古为楚国,但离汉滨就相距太远了。
石泉县云雾山鬼谷岭,据历史上明、清时期的《兴安府志》、《石泉县志》记载,从前,山上有鬼谷子庙,有鬼谷子留下的历史遗存,如老茅庵、舍身崖、石棺、鬼谷田等;山下,广泛流传着鬼谷子的民间传说。现在的鬼谷岭遗址,还散藏有28通石碑,其中有一通石碑镶入墙中,碑文就有“鬼谷子经历之处”的文字记载。
通过考察、论证,
石泉县鬼谷子文化是一份丰厚的历史文化资料,同时,也是一笔宝贵的历史文化遗产。现在,
(石泉县档案史志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