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秋·苏州(二):甪直古镇
2014年9月7日。
最初,“甪直”对我来说只是一个有些生僻的汉字。
百度一下——“甪直,古镇名,位于江苏苏州”,“甪,兽名”。还是不甚了了,一种什么样的兽?为什么以兽命名?
走在古镇逼仄而喧嚣的小街上,我们竟讨论起字典及文字教育的问题来。前些天看微信,说现在的“新华字典”的释义,抛弃了传统和文化的内涵,失去了文化传承和文明塑造的意义。又说当年胡适编的小学课本,才是真正的文化启蒙教本,真正具有文化和传统的内涵,具有传承和教育的意义。
在景区讨论与风景无关的问题,显然是对风景的忽视。不过,作为旅游景区的甪直,与我们此前游览过的古镇相比,似乎也不是那么有特色和有吸引力。江浙的古镇,大多都是这个样子吧——一条水道,几座小桥,两条小街,几个弄堂;熙熙攘攘的游人,吵吵嚷嚷的叫卖;各有特色的土特产品,千篇一律的旅游纪念物。
恍惚之间,脚下的甪直似乎就是前年去过的周庄。周庄离此不远,也就是二十来公里的样子。相对而言,周庄更小也更秀气一些;当然,因为陈逸飞,周庄也更朦胧更艺术一些。这样一对比,甪直除了这个有些生僻的地名外,就没有什么特点了。
网上说,这里的咸菜很有名。在一间文革期间供销社样子的铺面里,摆着各种各样的酱菜,顾客很踊跃,大包小包地买着。价钱很便宜,分明是菜市场的价格。那铺面陈设简陋而陈旧,就是几十年前的样子。我感觉这样的生意是可以做几十上百年的,因为那样的经营方式,很难指望短期发大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