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货市场业绩爆发欲弥补“失去的十年”
据我国期货业协会统计资料表明,2007年,全国期货市场累计成交额达409722.43亿元,同比增长了95.06%,首次超过GDP总额。而2008年7月份全国期货市场前7个月累计成交金额就超过了去年全年总成交额。1-7月份全国期货市场累计成交期货合约689550138手,成交金额为414543.49亿元,同比分别增长138.14%和128.26%。随着不久的将来股指期货的推出,期货市场的业绩将会呈几何级数爆发。中国期货市场在经历了“失去的十年”,终于迎来大发展的春天。面对快速成长的市场,我国期货市场的参与主体却显得极不和谐。根据中国期货业协会统计,中国期货市场当中除了部分大中型现货套期保值企业之外78%的投资者是散户。这样的市场格局严重制约了期货市场、期货公司的发展和壮大。机构投资者的建立,尤其是建立期货基金,已成为市场的当务之急。
市场动荡凸显期货和期货基金的现实价值
随着证券市场从5500点到2400点的悲情演绎,市场投资者包括证券基金经理对股指期货的推出都是翘首企盼,热情无以复加;商品价格的持续上涨推动人们不断增长的通货膨胀预期,商品期货衍生品开始倍受市场青睐。期货,这个以前人们闻之色变的高风险的代名词为何开始被市场追捧呢?这必须归结于期货和期货基金规避风险的功能。为避免商品价格的千变万化导致成本上升或利润下降,可利用期货交易进行套期保值,即在期货市场上买进或卖出与现货市场上数量相等但交易方向相反的商品,使两个市场交易的损益相互抵补。期货也是一种投资工具,由于期货合约的价格波动起伏,投资者可以利用价差赚取风险利润。目前市场存在对专业化的期货投资基金、期货公司专户理财投资渠道的广泛需求,因为期货公司、期货基金能够为广大公司投资者提供期货投资服务,使其获得更加稳定的利润。
期货基金显现雏形
在全球商品大牛市当中,国内“期货基金”顶着代客理财的招牌如雨后春笋一样涌现,各自取名为规避业务限制也是五花八门。由于人员构成不同,在运作方式上也有差异,大致上可以分为两类。一类是独立的期货基金,存在方式一般是作为期货公司大股东的全资子公司或者挂靠一家期货公司,这被称为“正规军”。在广东,为了代理经营外盘业务很多期货公司都悄悄成立了投资管理公司。另一类是像上海青马投资公司推出的稳健型中国农产品期货综合指数保值账户基金这样的“准期货基金”。该类准基金也包括像民生银行推出但却发行受阻的挂靠商品期货的理财产品。目前这两类形式还都是灰色身份,交易上也存在较大的风险。对于期货基金以何种形式出现、如何发展,业内专家观点不一,对此,北京工商大学证券期货研究所胡俞越教授建议,发展以期货基金为主体的机构投资者,要公募、私募并举,共同促进中国期货市场机构投资者体系的建立。
期货基金行业人才困局
期货基金被认为是既具风险又具高回报的投资工具,由于期货基金的运作的特殊性,专业和敬业是该行业人才最基本的要求。据介绍,期货基金一般由一名主交易员、两名副交易员、一名交易助理和一名风险监控员组成。一个优秀的交易员是基金公司的灵魂。这个团队共同研究市场行情,判断各品种的走势,并制定交易计划和操作方案。目前,由于期货基金整体行业的不成熟导致该行业人才匮乏。据中国期货业协会统计,2007年全国期货从业人员仅为7744人,整个行业的人才断层现象比较突出。仅就分析师而言,许多期货公司的分析师要同时进行三四个交易品种的分析,真正专业专职的不多。期货市场高端人才如交易员,则更为缺乏,这需要长时间的积累。面对即将到来的期货基金的“局部试点”,无论期货公司还是证券公司,目前共同面临的一个问题就是高端基金管理人才一将难求,少之又少。
期货公司备战期货基金各显神通
虽然目前期货基金方案尚处于征求意见阶段,并没有形成统一的框架和方案,但是,期货基金的推出是迟早的事,无论是券商,还是期货公司,亦或投资管理公司,都已开始摩拳擦掌积极备战,有的已经悄然试水。从某种角度来说,期货公司作为设立商品期货基金的试点有着先天优势,经过十几年的发展,大浪淘沙后,所沉淀下来的期货人才大多具有深厚的理论功底和丰富的实践经验,他们拥有较强的个人能力、钢铁般的意志,必能从中选出优秀的期货基金管理人。为培养和储备基金管理人才,各期货公司也是各显神通。比如有的期货经纪公司参股设立投资管理公司,既可在实战中积累期货基金实际交易经验,又可间接性培养自己的期货基金职业经理人,即使出现法律纠纷,也不会连累期货经纪公司;还有在浙江盛行的私募性质的“期货工作室”形式,期货公司与资金大户相辅相成,绕开了种种业务限制和障碍,灵活性很强但安全性较低;另外各大期货公司更是争相举办期货实盘交易大赛聚集人气,吸引客户,其中最有噱头的莫过于由中国金融投资和炒客论坛携手东航期货主办的“潜龙出渊2008期货实盘交易精英选拔赛”了,该比赛宗旨直接定位于选拔准期货基金经理等高级交易人才,让人不得不惊叹:中国金融业的期货基金时代真要来了
中国金融的曙光
comment
1 vi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