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排名真的很重要吗?


近些年来,英国的高等教育已经变得越来越市场化,学生要选择自己喜欢的大学,各大报纸机构发布的大学排名就成为一个重要的参考依据。但是,对高等教育排名在其中产生的影响,却很少有人进行系统性的分析。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经济学院Stijn Broeckes教授近期发表于Education Economics的文章,尝试分析了这一问题,发现大学名次变动对学生选择大学存在“微小但显著”的影响。虽然对种影响对特定类型的学生和高校影响很大,但是整体上影响并不明显。同时作者也指出存在其他因素影响学生对大学的选择。

高等教育的市场化导致学生个人需要支付的费用增加,这导致学生在筛选学校方面越来越用心,他们越来越像一个在蒂布特模型(Tiebout Model)中的消费者: 用脚投票、追逐质量和效率。但由于教育市场的信息不对称,申请者很难找到有用信息来辅助决策。因此各大报刊通过衡量生均支出、生师比、教学检验评分、生源质量、毕业生工作收入和其他方面所进行的大学排名,对学生的择校决策就具有了指导意义。

作者收集了英国大学和学院招生服务中心2002-2009年的招生数据,并结合泰晤士报优秀大学指南(The Times Good University Guide)、卫报大学指南(The Guardian University Guide)、泰晤士报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The THES World University Rankings)和世界大学学术排名(The ARWU)的信息,构造了一个用于分析的综合数据库。并从申请人数,录取比例,申请者与录取者的平均质量和社会人口统计特征(socio-demographic make-up)四个方面出发,运用动态面板模型(dynamic panel model)进行了分析。

结果显示,排名的下滑将导致申请人数、录取人数的下降,同时申请分数和录取分数也会降低。排名下滑10位,申请者将减少大约100名,平均申请分数和录取分数也会分别下降0.5%和0.9%。作者同时发现,名次的变化对于名牌大学来说影响更大。对于罗素大学集团(Russell Group),在卫报和泰晤士报排名中下滑10位将导致收到申请的人数分别下降2.7%和6.2%。在泰晤士报排名中下滑10位也会导致平均申请分数和录取分数分别下降2.0%和1.5%。同时研究发现,易受排名影响的群体多为男生、青年人、亚洲人、高度用功者(high-attaining)、拥有较高社会经济背景或来自私立学校的学生。出乎意料的是,当一所大学排名下滑时,黑人和成年申请者却会增加而不是减少,作者认为这是由于通常情况下黑人和成年人在排位较低的大学当中被接受的可能性更大。本文同时指出,对于欧洲申请者,排名产生的影响尚不清楚,而对于其他海外留学生,名次变动对其比例无重大影响。

令人惊奇的是国际大学排名,比如泰晤士报高等教育世界大学排名,特别是上海交大世界大学学术排名,对于国际申请者并无影响。原因一方面可能在于国际生首先是先确定自己想去留学的国家,然后才使用有关当地大学的排名信息来选择学校,另一方面更可能是由于所能选用有关国际排名的样本更小从而导致误差。

由于影响有限,大学排名很明显不是决定申请某所大学的唯一要素。作者引用以往学者观点,认为大学选择更可能受到学术实力和声誉、地理位置、学费、财政补助、基础设施等多种因素的混合影响。此外,本文采用的是2002年-2009年的数据,与今日相比,略有过时。因为自2012年后,大学收取更高的费用,因此学校排名可能在学生的决策中变得更加重要。

参考文献

Broecke S. (2015). University ranking: Dothey matter in the UK? Education Economics, 23(2): 137-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