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商之道与友谊之道
喻建国
“我有利,客无利,则客不存;我利大,客利小,则客不久;客我利相当,,则客可久存,我可久利,然双赢!” 墨子《商之道》原文如上。不过前几天我读到一篇文章,文章中引用的墨子《商之道》竟然是这样的:“我有利,客无利,则客不存;我利大,客利小,则客不久;客有利,我无利,皮之不存,毛将安附?
客我利相当,则客可久存,我可久利,然双赢!”多出了“客有利,我无利,皮之不存,毛将安附?”多出的部分也十分有理。不过先哲的话可不能随意添加或缩减,这是在引用时务必遵循的原则。
墨子的《商之道》极具为商之真谛,把个盈利的科学早在几千年前就为世人阐述得一清二楚。为此特关注了一下墨子,查找资料,他的生卒年不详,墨子名翟(dí),东周春秋末期战国初期宋国人 ,一说鲁阳人 ,一说滕国人 。墨子是宋国贵族目夷的后代 ,生前担任宋国大夫。他的著作自成一家,成为墨家学派的创始人,他同时是战国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科学家和军事家。并且他是我国历史上唯一一位出身农民的哲学家,墨家学说与儒家学说并称“显学”。他不仅在哲学方面有杰出贡献,还在几何学、物理学、光学方面为人类贡献了一整套科学理论。在战国百家争鸣时期,墨学与儒学并驾齐驱,号称“非儒即墨”。
《墨子》一书由其弟子编撰而成,弟子有三个学派:相里氏之墨、相夫氏之墨及邓陵氏之墨。墨学以兼爱为核心,以节用、尚贤为支点。重要的观点有:“兼爱”、“非攻”、“尚贤”、“尚同”、“天志”、“明鬼”、“非命”、“非乐”、“节葬”、“节用”。
《商之道》不仅可以指导商学,在人间交往中,它也可以成为人间交往的指导准则:我有利,人无利,友谊不存;我利大,人利小,友谊不久;人我利相当且持续,则友谊久存,双方都能获得久利,人间交往的共赢出现了。在人间交往中按照商之道的原则处事,一定能够获得珍贵的友谊。
世间常有人哀叹友谊难久,其实这无非是没有按照商之道的原则处理友谊所造成的,若能够按照商之道的原则处理友谊关系,必定能够获得长久而且珍贵的友谊。有一些人常认为友谊中不能带有利益,这是非理性的认识。利益有很多内容,有实物利益含金钱利益,更有精神利益。从友谊中获得的精神安慰也是利益的大宗内容。从古今中外对友谊的歌颂中可以获悉,人们对友谊中的大宗利益的描述和赞美。
友谊绝非无利的交往,利害多多矣。不信每个人都可以认真地分析一下自己拥有的友谊,细捋之后一定会发现原来其中包含着如此之多的利益,礼尚往来,不就是利益应该互致嘛。甚少拥有友谊的人该好好咀嚼《商之道》。自然要成为巨商者,更应该将《商之道》奉为圣经,细细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