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养老问题备受大家关注,随着我国老龄化人口增加养老压力也日趋严峻,如何才能让每一位老人老有所养、老有所依成为了重中之重,为此中国加快了养老金改革的步伐,并在过去的一年中取得了较为显著的成效,其中养老金投资运营就是为填补养老金“收不抵支”而采取的一项政策。
2017年是养老金正式投资运营的一年,所谓养老金投资运营就是将各省的资金进行整合,而后加以投资运营。目前已经有9个地区和社保基金理事签订了养老保险基金委托投资合同,合计委托投资金额4300亿元,再加上最近加入的西藏、甘肃以及浙江和江苏,2018年养老金委托投资金额将新增1500亿元,预计首年收益率可达5%。
养老金的投资运营迈出了养老金改革实质性的一步,也让养老保险基金更加多元化,为养老保险基金的增长和可持续性提供了有利条件。
我国养老基金的现状
虽然我国养老金每年正在以10%的速度上涨,但无奈老龄化人口比例加重,养老金支出比重也会随之增加。
到了2050年,中国内地退休人数将增加至3.3亿,这也意味着会有更多的资金用于养老金的发放,同时根据相关推算得出,到2022年全国会有11个地区将收不抵支,养老金能够支撑发放月数不足3个月,若不计入财政补助养老基金缺口将达到5335.8亿元。
为了实现养老金的正常发放,当前能做的就是想办法让钱生钱,如若继续按部就班发放迟早有用完的一天,养老金投资运营是使养老待遇保持稳定并提高的必要保障。不过有人指出目前我国的投资产品都是中短期的,一般在5年之内,如果想要保障养老金可持续发展必须要长期投资运营,一般要在10年-20年,而当前市场上的长线投资一般为新兴产业比如新能源汽车产业发展趋势良好,适宜做长线投资。
面对养老压力不能只靠投资运营来维系,还要大力发展第三支柱,也就是个人养老计划。个人养老计划就是员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适合自己的投资,这样也能相应增加自己退休后的收入,有利于打破单凭养老金生活的局限,形成多层次的、稳固可持续的社会养老保障体系。
虽说如今养老难,但它并不是全社会的普遍危机,运用一定的方式方法是可以将养老中出现的问题逐一解决的,尤其是养老金投资运营的发展可以逐步提高退休人员的退休金,养老金投资就好比一块大饼,只要将这块饼做大做好,那么每人分到的自然就多了,随着养老投资的不断推进,养老保险基金会更加稳定,我们日后的回报也会更加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