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潭峡景区位于洛阳市新安县,属洛阳黛眉山国家地质公园的组成部分。龙潭峡景区与黄河小浪底、黄帝密都青要山毗临,距洛阳70公里。峡谷全长12公里,龙潭峡是世界罕见的U型峡谷,被誉为“中国嶂谷第一峡”,拥有“古海洋天然博物馆”、“神州奇峡”“黄河山水画廊”等美名。龙潭峡拥有“五大自然谜团、八大自然奇观”。
洛阳黛眉山国家地质公园分龙潭峡、荆紫山、黛眉山、青要山、万山湖5个景区,总面积328平方公里,是一座以沉积构造遗迹和地质地貌景观为主,与地质灾害遗迹、典型矿产和水体、植被等景观相宜相成的综合型地质公园。公园内所拥有的国内罕见的红岩嶂谷群,与碧波万顷的黄河万山湖互为映衬,红石韵,黄河魂,山光水色,两相辉映,构成了万里黄河上一簇具有特殊科学意义和美学价值的璀璨明珠。
龙潭峡谷就是这黛眉山峡谷群地质公园中的典型代表。
然而,这个5A级景区却欠债破产,门票收入不够还利息
近日,洛阳万山湖旅游有限公司和洛阳荆紫仙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管理人,通过河南多家媒体公开为旗下资产——5A级景区龙潭大峡谷和荆紫仙山景区招募投资人。
景区管理人办公室对外公开表示,企业和个人如果要对该项目进行投资,起投线为4.2亿元。相关报道显示,2018年5月景区管理人办公室就曾对外公开招募投资人,但一直无人接盘。
据了解,2017年7月,洛阳万山湖旅游有限公司因不能偿还到期债务,当地法院受理其破产清算申请。2017年11月,新安县法院根据荆紫仙山公司的申请,裁定两家公司合并破产清算的申请。
工商资料显示,万山湖公司与荆紫仙山公司存在交叉持股关系,荆紫仙山公司大股东陈莉莉为万山湖公司创始人陈建林之女。陈建林曾任新安县副县长,分管旅游业。2005年8月,陈建林卸去副县长职务,领衔开发洛阳龙潭大峡谷景区,苦于资金紧张,多年来,陈建林一直在举债经营。
副县长辞职举债开发景区
龙潭湖大峡谷位于河南省洛阳市新安县,是洛阳黛眉山世界地质公园的核心景区,是一条以典型的红岩嶂谷群地质地貌景观为主的峡谷景区,全长5.5公里,是当地唯一一家5A级景区。
2005年8月,陈建林卸去副县长职务,领衔开发洛阳龙潭大峡谷景区。工商信息显示,据工商信息显示,洛阳万山湖旅游有限公司(龙潭大峡谷)成立于1998年12月,注册资本2亿元。其中,董事长陈建林持有66.41%股份,洛阳荆紫仙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持有25%股份,张勇、陈天喜等11人持有剩余8.59%股份。
洛阳紫荆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则成立于2013年,由陈建林之女陈莉莉控股,她通过荆紫仙山公司持有万山湖公司24.75%股份。
《河南商报》此前曾报道称,多年来陈建林一直在举债开发景区。陈建林接手后,便在民间筹措资金2000万元投入了景区开发建设。2006年,他又筹措到民间资金1000余万元。
据河南当地媒体报道,陈建林接手龙潭大峡谷景区前,是由一家公有制公司开发,新安县内仅有一条土路通往景区,景区内部栈道也年久失修,开发商仅在景区门口修了两栋小屋卖票,配套设施紧缺。
民间资本的介入,给景区带来了活力,但也透支着开发商的未来。据河南商报报道,龙潭大峡谷景区利息最多时一年曾达到5000万,相当于当年的全部门票收入。
当地居民介绍,相较于其他5A级景区,多年以来,龙潭湖大峡谷的票价堪称良心,一直在80-90元之间徘徊,并严格执行各类折扣政策。
2012年,陈建林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说,“融资”难的问题一直困扰着民营企业,省工商银行曾批准给景区贷款7600万元,但最终未能落实。不过他并未灰心,仍四处寻找资金,为景区建设不遗余力。
创始人去世,债务危机爆发
债务危机像一把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在陈建林头上。
2016年,陈建林被确诊为肺癌入院治疗,一场挤兑风波正在酝酿。因担心陈建林的健康问题会影响企业的正常经营,债权人纷纷到法院起诉陈建林,要求返还本息,这场挤兑风波让陈建林的病情加重。
挤兑风波爆发时,陈建林正在着手开发荆紫仙山景区,这个景区与龙潭大峡谷相距20公里,贯穿10多个行政村,覆盖1万多山区居民,发过程中同样承担了巨额民间借贷。
陈建林曾尝试用银行资金置换民间借贷,以缓解债务压力,但他却被告知政策根本不允许。同时,银行工作人员劝他如果把景区交给政府,即可置换。
在接受《大河报》采访时陈建林说:“我们有能力最终还掉所有外债,但是如果仅靠景区每年的赢利还债,过程确实比较漫长。如果现在就清偿债务,将会使景区立即停滞不前。目前,我们就面临这样的两难处境。”
2017年初,陈建林的去世让龙潭大峡谷的形势逐渐恶化,债权人再次掀起起诉高潮。2017年7月,洛阳万山湖旅游有限公司被当地法院裁定受理进入破产程序。
据相关公告显示,洛阳荆紫仙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即荆紫仙山景区)与洛阳万山湖旅游有限公司关联度高,于2017年11月合并破产,进入破产程序,下一步拟转入重整程序,向社会招募新的投资人。
2017年11月6日龙潭大峡谷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召开,债权人进行债权申报,据了解,截至2018年5月31日,龙潭大峡谷资产管理人办公室共接到267家债权人申报,申报金额总数为8亿多元,债权人多为当地村民。
但据《河南商报》报道,洛阳万山湖旅游有限公司管理人办公室方面称,企业内部登记债务共计3.5亿元。
目前,陈建林旗下的洛阳万山湖旅游有限公司和洛阳荆紫仙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均被最高人民法院列入失信被执行人名单。
龙潭大峡谷景区的破产引起了社会各界的讨论。
河南商报记者采访了国家旅游局首批青年旅游业培养专家、省旅游规划评审专家、河南财经政法大学旅游与会展学院教授张立生。
张立生说,“这个景区的经营是没有问题的。首先从资源来说,景区的峡谷资源在河南省是独一无二的。景观性质没问题,品牌也没问题,游客量也没问题,运营也没问题,就是资本导致的失败。旅游产业是长线投资,景区融资成本太高,回不了那么多钱,才导致的这个结果。这是河南景区中因为资本导致破产的一个经典案例。”
“资本既是旅游业的天使,又是旅游业的魔鬼。天使是因为利用好资本就没问题。但是他这个景区就是属于旅游管理者对资本的运作不太了解,融资成本过高,又没有在短时间内把钱收回来,导致整个资金链断裂,最后破产。”
事情发生以后,也引起了河南省旅游界的讨论。“这件事情对河南省旅游界的融资是一个警示作用。同时,5A景区因为资本导致的失败,在国内,应该是第一家。”张立生说。
【对话】
河南商报记者独家对话管理人办公室:
5月24日,河南商报记者来到了位于新安县的洛阳万山湖旅游有限公司管理人办公室,对景区破产一事进行了独家采访。
新安县旅游局兼洛阳万山湖旅游有限公司管理人办公室相关工作人员接受了河南商报记者的采访。
河南商报记者:洛阳万山湖旅游有限公司为何破产?
相关工作人员:因为景区资不抵债进入破产程序。龙潭大峡谷景区开发成功后,为了开发荆紫仙山景区,当时资金不足,开始民间借贷,把荆紫仙山开发出来之后,想着两个景区可以(互相促进)让景区更好地发展,但是借贷利息太高了。景区收入没有利息高,所以后期因为利息问题,导致很多人到景区(要账),影响正常营业,也造成一些不稳定因素。
加之景区的董事长2017年突然去世,因为这边(景区)的经营不规范,就进入破产程序。
河南商报记者:公司具体债务金额是多少?涉及债权人多少位?哪一类欠款最多?
相关工作人员:企业内部记账显示欠了3.5亿。
目前(管理人办公室)共接到267家债权人申报,申报金额总数为8个多亿。不过因为申报过程是动态的,因此这个数据也是变化的。因为有些债权人可能还不知道企业破产的消息,可能还会有人陆续来申报。昨天刚来了西安俩人来申报。
2017年11月6日召开了第一次债权人会议,债权种类分为三类:工程款、民间借贷、其他类。其中民间借贷类比较多。很多债权人是景区所在当地的村民。
河南商报记者:近日,新安当地有关部门在媒体刊登了招商公告,面向社会招募投资人接盘。目前各项工作进展情况?
相关工作人员:债权审核结果正在审核中,还没出来。已经审核了247家,因为这个工作还未向法院报告,所以具体金额不便透露。
招商工作也正在进行中,每天都有人咨询,已经有十几家填写了报名表。
河南商报记者:景区破产后,是否正常对游客开放?谁来管理企业的经营事务?
相关工作人员:景区破产后正常开放。鉴于景区是新安县唯一的5A景区,也是新安县旅游的龙头企业,如果进入破产程序后停止经营,会对景区品牌造成不良影响,也不利于充分发挥债务人财产价值的最大化,不利于债权人利益的保护。
法院已许可在破产期间继续债务人的营业,由管理人管理企业的财务和营业事务。管理人在法院许可后委托新安县锦绣河山旅游开发有限公司对万山湖公司进行经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