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对人口老龄化人口负增长问题的几点思考


 应对人口老龄化人口负增长问题的几点思考

胡占华

     新中国成立七十周年,中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再经过大体十年时间中国就可以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然而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经济体时间与人口出现负增长时间基本一致,中国老龄化问题到底多严峻?中国人口自然增长率从1999年的8.81‰下降到了2018年的3.81‰,老龄化率2017年到203560岁以上人口,将从2.41亿上升到4.09亿,比重上升为28.5%根据全国老龄委测算,失能老人到2020年达到4200万、2030年达到6268万、2050年达到9750万;八十岁以上老人2020年达到2900万、2030年达到4300万、2050年达到1.08亿;空巢和独居老人20201.18亿、20301.8亿、20502.62亿。人口老龄化人口负增长会带来人口结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就业结构的巨大变化,习近平总书记说:“没有全民健康就没有全民小康”,2016826日中央政治局审议通过“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从健康中国和谐社会视角应对人口老龄化人口负增长问题是有积极意义的。

一、制度创新应对人口老龄化人口负增长

1、          平台经济助力解决人口老龄化人口负增长

近年来平台经济发展迅猛,无论一般商品服务领域还是定制化商品服务领域都开始大显身手。平台经济是以标准化、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平台为支撑,以顾客为中心的经济平台既可以是物理平台也可以是数字信息化智能化平台。平台经济有如下特征:

1、交易平台既可以是物理的也可以是数字信息化智能化的,平台以提供平台服务收取佣金获得持续经营,平台具有标准化、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的特点。

2、交易商品既可以是物理的也可以是数字信息的。

3、交易双方商品交换实现一般通过第三方现代物流体系实现。

4、交易双方货币支付收讫一般通过网络资金账户实现。

5、平台经济具有鲜明的以顾客为中心的消费特性。

6、平台经济是以交易消费牵生产经营促进平台经济发展的。交易效率远远高于生产效率从而倒逼生产经营效率提升。

7、平台经济为沉淀资产的共享提供了技术层面的平台支撑,从而促进社会资源的使用效率。

平台经济在应对人口老龄化人口负增长方面可以在资源共享集约效能上发挥作用,政府、市场主体、中介组织、劳动者等都掌握大量资源禀赋,客观上存在一些资源重置和重复投资问题以及资源配置效能低问题,通过基于保护产权的共享和建立平台经济模式,就可以把那些资源重置和配置的有效率、有效益最终实现高质量发展目标的同时也能比较好的解决资产配置和人力资源配置效率效益问题,比如可以把公益慈善志愿者服务平台和餐饮文化娱乐等增值服务平台与养老康养平台链接发挥平台经济和共享作用,释放巨大改革红利和制度创新红利。

2试点农村集体经济金融创新以土地承包权出让金转换成长期护理保险养老金

从中国县域经济看,中国农村男女比例差距要比城市大,目前县域范围农村男女年轻人结婚相当大部分都要到县城购买房屋,而他们的父母和他们父母的父母则因为经济状况差异和身体健康状况差异需要直面未来养老问题,也就是说未来县域农村养老问题在需要创新特别是利用平台经济解决养老问题的同时,对那些经济收入比较低,男女结构比例差距比较大将承受更大养老压力的县域,建立基于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村村集体经济发展咨询组织也是应对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2019政府工作报告中提出长期护理保险制度试点,农民养老问题可以思考试点农村集体经济金融创新以土地承包权出让金转换成长期护理保险养老金,解决人口老龄化人口负增长时期养老问题,农民是否退出土地承包权由农民自己做主。

   3把养老人才培养培训与养老群体心里呵护培训建设纳入各级政府培训目标

    应对人口老龄化和人口负增长,把养老人才培养培训与养老群体心里呵护培训建设纳入各级政府培训目标,中国人口结构发展趋势和年轻人婚恋生育观念的变化,年轻人、中年人、老年人不同时代群体物质文化需求方面的差异,客观上需要把养老人才培养培训与养老群体心里呵护培训专业化细节化以提高老年群体的生活质量和生命质量,这一定程度上能减轻年轻人群体中年人群体这方面的压力与焦虑和有利于扩大他们工作生活自由度更多体验享受属于这个年龄段群体追求的物质文化生活。

二、加强饮食科学与体检应对人口老龄化

中国三农问题到了预防吃不饱确保吃的好阶段,人口老龄化需要面对诸多问题,比如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康养问题、提高生活质量生命质量问题等,而应对这些问题一个比较突出关注点就是人口老龄化时代如何加强饮食科学和体检应对因饮食问题和疾病预防问题导致的疾病和早预防、早发现、早治疗,切实提高中老年群体身体健康素质以适应社会主要矛盾转化让老百姓享受美好生活和解决因饮食科学问题和疾病导致的影响美好生活的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扶贫村调研发现,扶贫户当中是老弱病残比例相当高,可以这样讲,一人病倒全家在经济、时间、情感等方面影响生活质量的情况比较常见,农村扶贫村是这样,养老院、福利院、城市社区也是这样。随着人口老龄化,特别是人到中年以后,从健康中国出发,加强相关群体饮食科学、科学运动、加强体检预防疾病是比较现实的问题,不然随着人口老龄化比例越来越高,又老又病群体比例越来越高的话,经济收入比较低,男女结构比例差距比较大的县域将承受更大养老压力,应对人口老龄化人口负增长饮食科学问题和体检确实关系到老百姓身体健康和国民身体素质问题,如果政府从医疗费用开支领域拿出一部分费用用于老百姓体检和饮食科学宣传,从小学生抓起,中长期看不仅对应对人口老龄化人口负增长减少相应住院费用和医药费用开支比例有非常好的经济效果,而且对提高国民健康素质享受美好生活预防疾病早发现早治疗有非常好的社会效益和体现党和政府以人为本的人性化关怀,有助于实现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

就中国目前食品安全饮食科学实际情况看,笔者随机调查了三十位农民和医疗行业从业人员,他们一致认为要解决吃得好吃得健康吃得科学问题,有必要加强宣传特别是从小学生抓起,动员小学生积极宣传饮食科学和食品安全,从学生时代就改变思想重视饮食科学、宣传饮食科学。从组织结构层面加强和铸就农村村委会承担饮食科学与食品安全的第一道防线,比如设立村委员食品安全村委委员等,这样不仅有利于实现健康中国目标的实现而且有助于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实现。中国有2.6亿农户,家庭农场48万户,合作社200万户,产业化龙头企业43万,社会化服务体系115万,即使城镇化率达到70%,与三农相关就业群体依然达到4亿人超过美国人口总数这样一个规模,大国小农是中国农业特点,加强饮食科学食品安全夯实基层食品安全农村村干部配置,有利于培育农民沿着职业化甚至农业致富带头人方向发展,进而延长农业产业链、保证农产品供给链、提升农业价值链、完善农业各利益相关利益链,也有利于促进第一第二第三产业融合发展,显而易见配置了食品安全村干部的乡村他们的农牧渔业产品消费者消费更放心,乡村发展多种经营业态消费者更愿意前往。

加强饮食科学与体检对促进高质量发展满足人民群众过较高质量生活有现实意义,加强饮食科学与体检对预防低收入群体重新陷入贫困有现实意义,加强饮食科学与体检费用支出中长期效果有助于减轻政府在应对人口老龄化人口负增长方面的总体支出压力,有较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是解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与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有意义的路径选择。

三、加强文化建设应对人口老龄化人口负增长促进健康中国和谐社会目标实现

弘扬传统文化,儒家文化的包容孝道和谐有序,道家文化的道法自然养生哲学、佛教文化的仁善慈悲,都有助于在应对人口老龄化人口负增长方面促进健康中国和谐社会目标实现。当前中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中华文化走向世界各地,中国人公务商务旅游旅居世界各地,弘扬中国传统文化与入乡随俗尊重所在国家和地区文化是生活在异国他乡的中国人以及异国他乡的外国人在中国和谐工作生活的必要文化修炼,加强文化建设在有助于应对人口老龄化人口负增长促进健康中国和谐社会目标实现的同时助力进一步扩大改革开放。

人口老龄化人口负增长会带来人口结构、经济结构、产业结构、消费结构、就业结构的巨大变化,从健康中国和谐社会视角通过制度创新、加强饮食科学与体检、加强文化建设应对人口老龄化人口负增长问题是有积极意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