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圭武智库建言(四十九)农村不断出现的暴戾事件需要引起高度警觉
母亲杀孩子、父亲杀孩子、孩子杀父母、邻居杀邻居、留守儿童自杀、老人自杀,等等,农村不断出现的这些暴戾事件,需要引起高度警觉。
出现这些暴戾事件的生产方式根源是承包制生产方式。
承包制,让少数有背景有能力的农民致富。但让更多农民陷入无助境界。
一些弱势家庭,无故被人欺负。谁家的拳头大,谁家就是赢家。
一些弱势家庭,在市场的压力下,生产和生活沦落为底线生存方式。
种农不赚钱,打工虽然赚钱,但也是卖命钱。甚至有时还想找一个卖命的工作,也难。
农村两级分化,精神文明建设严重滞后。
中国农村,要实现乡村振兴,必须要重构发展体制。
要唱好三部曲。具体见本人文章。
第一部曲。整村。就是小村并大村。第二部曲。建场。就是大建集体农场。第三部曲。改制。就是农业管理体制改为半计划半市场管理体制。
宋圭武2019年3月7日星期四
农村承包制改革之问?
如何看待中国农村承包制改革,既是一个重大的理论问题,也是一个重大的实践问题。
对农村承包制改革,有这样一些问题,需要反思。
既然农村承包制改革极大激活了农村生产力,
1.为什么在85年国家全面推行农村承包制以后,农村经济却面临全面发展困境?86年,国家又开始全面扶贫?
2.为什么会出现李昌平农民真穷、农业真危险之问?
3.为什么实践上农村都是保留合作模式的都发展较好?
4.为什么国家每年都要一号文件重视三农,既然自身有极大活力,按理说就不用国家这么重视?
5.所谓的承包制改革,其实就是改成了小农经济。既然小农经济是一种落后生产方式,我们又如何说承包制是一种先进生产方式?
6.既然公社落后,为什么公社时期国家从公社拿走了很多,而现在,国家每年对农村补贴不少,还解决不了问题?
7.既然承包制改革有极大活力,又如何与经济理论上的分工合作才有效率在理论上统一?
笔者认为,改革开放以后,农村发展,更多是承包制以外的因素,而不是承包制本身。
1.承包制在农产品短缺的情况下,还是有一定活力的。
2.过去的公社贫穷,主要是国家从公社拿走了很多。
3.公社的问题,主要是在探索成立的过程中,犯了很多错误。但公社自身也在不断调整。
4.现在的农村贫困,主要是生产方式落后。
5.农村承包制改革,最大的获利者是城市。
6.农民成了廉价的劳动力,这支撑了城市工业的发展,包括乡镇企业的发展。
7.农民的土地,成了廉价的土地,这支撑了房地产和城市的扩张。
8.如果说在过去计划经济条件下,国家对农民存在剥夺现象,而现在,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农民更是成了被剥夺的对象,而且是以自由的名义。
笔者认为,中国农村改革,最终需要实现否定之否定,要积极借鉴毛泽东时代的一些好做法,要把计划和市场的优势有效结合起来,应探索建立半计划半市场农业发展模式。
宋圭武2019年3月6日星期三写于兰州